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内容

电商、国际物流和“数据化”海淘
字号:T|T 2015年11月13日09:28     凤凰江苏综合整理
  • 基于国际市场基本供需结构的运作,以国内消费者消费欲望展现出来的天然分配为具体表现,以单对单的个位为单位的海淘“游击队”,架构起了如今海淘世界的基本布局,并创造了2013年预计超过700亿元的交易规模,让国内诸多电商大户跃跃欲试,试图确立未来在海淘世界中的领头羊角色。

基于国际市场基本供需结构的运作,以国内消费者消费欲望展现出来的天然分配为具体表现,以单对单的个位为单位的海淘“游击队”,架构起了如今海淘世界的基本布局,并创造了2013年预计超过700亿元的交易规模,让国内诸多电商大户跃跃欲试,试图确立未来在海淘世界中的领头羊角色。“正规军”是否能挫败“游击队”?他们的“致命武器”是什么?通往未来海淘世界霸主宝座的“命门”又究竟何所在?

“奶爸”、“刚需”和“奢侈品”:海淘世界的基本布局

随着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购物的理性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逐步抵销一部分关税壁垒对人们购物欲望的限制,让人们对进口商品“迎难而上”。但同时,由于国内消费者构成类型比较广泛,人员总量比国外较多等因素,使得国外品牌针对性的认为中国消费群体的价格弹性相对比较高,而故意抬高价格,造成国外品牌商品在国内曝出天价——这也就是所谓“价格歧视”。

而奢侈品市场领域,历来是这种“价格歧视”的重灾区,正因此,促成了国内海淘运动迅猛崛起的一大缘起。据近年来有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大陆居民超过2/3的奢侈品是从海外购买的,而其中有着巨大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的年轻消费群体,近年来开始把购买海外奢侈品的模式予以颠覆,从开始在国内花天价直接购买奢侈品,到海外代购,再到“直邮”的海淘模式进行转变。

在北京某大型艺术社区进行艺术公关工作的文艺女青年王易元,有着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的海归经历,她说在05年之前,还在央美就读本科的她,由于好美,有得时候为了在国内买一件进口品牌的服饰,或者化妆品和皮包,必须省吃俭用,吃尽苦头,但她认为虽然如此,却能满足好美之心,也十分值得。

05年末,刚到达圣彼圣彼得堡的王易元,看到橱柜中CHANEL的金色耳钉、Prada的手提包比国内同款要便宜3-4倍的时候,她简直笑开了花,由此她开始了为期3年的疯狂海外购物,她说那个时候每月几乎一半的生活费都花在购买化妆品、服饰、皮制用品上,同屋的法国姑娘戏称她为“疯狂的中国购物美人”。她说,“即使是从美国和西欧到俄罗斯的产品,都比在国内要便宜许多”,“只有到国外买过所谓奢侈品,你才知道在国内买它们才是真正的奢侈。”

08年,回到北京的王易元,丧失了天时地利,唯剩人和,一方面,偶尔到国外出差的她,部分的填补了她的饥饿消费,另外,来往国内的同学、朋友,能够帮助她代购一部分需求品,但她仍然觉得这无法满足她强盛的购买欲望。随着近年来海淘热潮的迅猛崛起,她义无反顾的成为了资深海淘族,在她看来,海淘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海外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信用卡号码,由海外购物网站通过国际快递发货,或是由转运公司代收货物再转寄至国内。“虽然一开始会觉得过程繁琐复杂,但是操作熟练后便会觉得简单。”

由于她购买大多是附加值较高的奢侈品,因此货品一般不走“大单物流”,或者在代运公司与人拼单发货,而是卖家单独走联邦快递这样的国际专递发货。

据相关数据显示,海淘族中女性喜欢护肤品、服饰。而男性则更偏向手表、电子数码产品这些“硬需求”领域。所谓“硬需求”说白了就是指那些只有在国外能买到,国内无法买到的货品。

在杭州从事新媒体艺术的创客丁杰就是属于类“刚需”的海淘族,或许是由于职业特性造成的兴趣,他就曾为购买国内买不到的kindle、apple tv等产品“逼迫”自己成为海淘一族。

伴随着“价格歧视”的奢侈品消费,以及追赶国际潮流的“刚需”,虽然是海淘崛起的二大缘起,但是海淘的最初崛起,还在于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切。购买奶粉、宝宝沐浴液等母婴用品成为海淘的一大族群,特别是那些有着互联网探索欲望,爱子心切的爸爸们,成了海淘中的著名“奶爸”。

南京大学商学院耿立(化名)教授自白他就是“奶爸”一族,他上网为宝宝购买德国“喜宝”奶粉,国内一般品牌500克的就要100元,海淘喜宝奶粉,500克的算上运费也才55元。虽然购物网站配有中文翻译和教程,但是下单之后的货物周转流程却比较麻烦。他在下单之后由于大部分网站不支持直邮中国,所以需要找转运公司来帮收货。转运公司收到货后再转寄到顾客国内的地址,转运公司从中会收取一定的运费。由于转运公司考虑到物流成本,必然会选择货物入库囤积,“拼单”发货,即走“大单物流”。耿教授说,“大单物流”是当前海淘最为普遍的物流模式,但它的问题就是被普遍诟病的周转期太久,“最快也要近一个月才能收到奶粉。”

幽灵舞者:“灰色地带”上的海淘卖家和物流公司

今年25岁的刘希,2年前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开始留学美国洛杉矶的某所著名高校。他的男友也在同一时期,前往多伦多大学进修。虽然同在北美,但还是相隔两地的他们,偶尔需要搭乘飞机相见。加上生活必需的开支,给刘希带来了较大生活压力。入学2个月后,在一位有着丰富海淘卖家资历的姐姐帮助下,让她迅速“兼职”起了海淘卖家的身份。

她并不像我们通常看到的那些海淘卖家,需要提前游走国外城市的购物市场进行扫货,把商品提前购买下,然后在互联网上进行直播展示,然后再吸引买家上门。海淘的火热,已经使得那些知道刘希身在国外的人脉圈主动上门寻获、求货。刘希只是根据她朋友们的需求,定点寻找商品,买下然后把商品拍下图片,发到人人网、微信朋友圈上,富余的去吸引另外的客户上门,或订购同一商品,或在提出新的需求,由此做到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而这些环节上,最耗费时间的还是在于与买家的沟通上。但是即便如此,刘希仍然有大量的时间把主业投入到学业中去,做到两全其美。她对现在生活状态非常满意。

刘希坦言,每个月通过做海淘,她基本能将收入稳定在1万人民币左右,足够她的日常花费的情况下,乘坐飞机与男友相会。

在国外,有很多像刘希这样有些留学背景的海淘卖家,他们是中国海淘卖家的主力军。当他们在买家下单之后,把货物派送到专门的快递公司,后面的事情就将由快递公司完成。而这些从事国际的快递公司却非常神秘,这些快递公司,一般都是了解国内海淘市场需求的华人在国外经办的小型物流企业。除非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公关能力,一般人是做不了这个业务的,因为这些能够通过特别方法,使货品得到降低入手手续费,甚至是免税,将物流成本降低。

这些物流公司的存在和操作成为海淘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映现海淘运动的诡异和灰色地带:按照国际惯例,海关部门对快递货品是采取抽查制,一旦发现货品为缴纳关税,只是要求发货人或者收货人补交关税,不需要罚款,而快递公司也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

海淘正规军布局“命门”:物流体系的整合装配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中国跨境电商在2014年的交易额达到718亿美元,同比增长44%,其中出口贸易达到512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进口贸易206亿美元,同比增长60%。尼尔森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内地的跨境网购人数达到1800万人,海外购物开支高达216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8年将增至3560万人,年消费额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跨境电商也已成为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这也让不少电商巨头纷纷将目光转向海淘一族。国内除天猫外,京东商场、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也在抓紧布局“海淘”业务。

区别于传统的个人“代购”和“海淘”模式,这些海淘正规军是通过直接引入海外商家,对接国内消费者。国内消费者在特设的交易平台完成商品下单之后,海外商家将直接采用“国际直邮”方式,把海外商品配送到国内消费者手中。

这些在正规军海淘平台上交易的货品,主要以奶粉、辅食、玩具等小规模的零售商品为主,天猫、苏宁等运营商直接与国外厂家签订价格优惠的采购协议,然后在“足额缴税”必要前提下,提供给国内的海淘买家。而对于电子数码产品等“刚需”产品,以及奢侈品等货品,由于相应的厂家有些自身的销售战略考虑,一般很难与国内运营商达成价格优惠的采购协议。因此国内运营商将在赚取产品本身差价上获取的利润空间比较有限。

那么,国内运营商瞄准海淘的利益点,或者说他们布局海淘市场的“命门”究竟何在呢?

苏宁易购的庄则(化名)曾经也有着留学美国的经历,在美国深造物流专业的他,曾经密切关注过加利福利亚州的中国海淘物流公司。他看到,一方面,这些处在灰色地带物流公司,为了尽可能减低海关抽检率,一般将货物先发放到国内沿海城市,再“整单分包”的方法通过EMS快递业务形式入关,以防止“一锅端”;另一方面,都是以“大单物流”方法,先囤积再统一发货。一般的海淘物流公司,受这两方面的因素的限制,造成发货周期过长。导致买家诟病,同时耗费时间成本,降低了自身利润所得。

如果苏宁能够利用获取国际快递业务牌照和大公司运作的优势背景下,对小规模的物流公司进行重新整合,那么将在提高从囤积到发货的速率的优势运作下,节约成本,扩大受益。同时在满足海淘大潮的需求下,找到自身的海淘业务的利益点。因此可见,苏宁获取国际快递牌照的背景之下,是打好了长期“伏笔”。因为未来对海淘正规军而言,快递业务才是整个海淘业务的关键利益点,也是海淘业务战略布局的“命门”所在。

苏宁依托国际快递牌照的优势,可以向全球提供出口零售业务,同时可以向国际消费者提供B2C零售业务。相比之下,这也是苏宁将与天猫、京东等海淘大户争斗的“核武器”。

海淘“大数据”:占据海淘“高地”

就国际经济整体发展状况而言,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在逐步放缓的趋势中,正在极力改变原以投资为主要增长的经济运作模式,而向消费能为释放导向的新增长模式。在此背景下,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得到空前的释放。也极大的覆盖了跨境网络消费大潮,也就是海淘现象。

而凭借亚马逊在全球电商领域20年的成功经验,在全球遍布供应商网络体系的输送强力物流数据云端,以及领先的跨境物流配送服务能力,亚马逊是绝不可能失错中国消费海淘大军。

2014年11月亚马逊上线“海外购”商店,成为全球第一个将亚马逊“全球商店”进行本地化的站点。具此前来自亚马逊公布的消息显示,中国消费者在亚马逊海外站点购买商品,包括亚马逊中国“进口直采”商品的订单总量已近500万单。亚马逊优质的服务,极大了中国消费者的海淘消费潜力。

根据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公布的情况看,2015年一季度,有超过50%的中国海淘用户对亚马逊“海外购”商店进行登录。亚马逊方面也没有辜负中国消费者的积极,2015年8月,亚马逊跨境战略模式升级至2.0时代,发布对应自贸区发展的“闪购”模式。在交易账户成本的壁垒打破,支付多样化和本地化方面实现全面突破,并借机引入欧日选品刺激中国消费者的海淘欲望。

可以说,亚马逊利用自身的优势,已经把夸境消费——海淘,作为亚马逊当前进军中国电商消费市场的战略利器。

在物流整合体系方面,亚马逊首先利用自身的海外物流资源优势,让中国的海淘大军享受本地化购物无差别样态的物流服务,在物品发货调配、物流运输整合、发货时间方面享受高质量的服务,根据记者的了解,亚马逊在中国华东区的负责人就表示,如果你在亚马逊上“海淘”,货品平均三日就能送到消费者手里。购物体验、售后服务、退货服务、支付方式等,亚马逊都已经实现了本地化。

在海淘界,不管是对于卖家、第三方平台还是消费者来说,大家最看重的都是海淘的“物流时间”,谁能物流的速率不断提升至极限,谁就能把握住海淘的消费先机。而这实际是对电商服务方在物流整合体系、公司内部系统化管理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不管对于亚马逊,还是本土电商军团苏宁,京东来说,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实现内部物流网络化管理,和增进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刺激购物模式的多样化方面,都成为未来进一步刺激海淘发展的利器,电商都必须依靠其自身,在海淘信息资源的优势,掌握基本信息支撑的云计算基础。

比如,在库房管理方面,各大电商平台,面对川流不息的购物电子信息,库房的管理不可能是静态,而是动态化的过程,而“乱中有序”所依靠的就是大数据,依靠大型的云计算算法能来信息化支撑,最基本的实现拣货效率、上架效率、空间利用率、检货率、送货率一体数据系统化的极限提高。只有在库房管理上达到动态有序的数据化管理,海淘用户的体验才能有基础性的保证。

另一方面,数据化能够提供给海淘大军的是,数据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塑造和改变客户体验。这一方面遍观全球电商领域,亚马逊无疑是迈出第一步的电商力量。不管如今的“亚马逊全球货运”还是智能运输方面,亚马逊都表现出对电商数据化特征的极力塑造。海淘的本质其实不是简单的理解为,把那些购物商品通过强大物流运回国内,而是要有取代零售商购物体验的野心,实现对“面对面”选购商品体验的替代,而现在,通过大数据实现个性化的海淘体验,海淘本身正在改变着人们购物的基本模式。根据对海淘客的购物习惯和模式的算法,电商平台将自动判断海淘客购物兴趣点,然后感兴趣的商品进行智能化推荐。可见大数据在改变海淘电商服务模式、物流模式、用户体验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