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我们即将迎来2015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在这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厦门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转眼间,我们即将迎来2015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在这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厦门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海西晨报》从今天起开设“经济发展后劲增强,转型升级成效初显”专栏,深度解读当前经济形势,以期进一步坚定信心,明确方向,为我们全力完成2015年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厦门日报讯(记者 刘艳)今年第三季度已接近尾声,“十三五”的足音渐近。在宏观经济发生较大变化、总体呈现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的2015年,厦门经济发展情况如何?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昨日,记者特别采访厦门市发改委主任孟芊。
孟芊表示,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和改革发展前沿城市,较早进入转型发展期,“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加快转型升级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抓早抓实各项工作。从目前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健康平稳,1月—6月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转型升级的成效正逐步显现,创新驱动力更强,改革红利加快释放,推动厦门在新时期下实现新发展、新常态下迈向新跨越”。
民生 百姓实惠更多了
继厦门儿童医院之后,厦门再次与复旦大学合作,新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这所定位为国际知名、亚洲一流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正有条不紊地加快建设,投用后年门诊量达100万人次。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生。”孟芊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在加快产业转型的同时,我市也积极推动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让百姓享受更多实惠。城市更加宜居———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8.3%,居全国74个重点城市第5。公共服务供给力度不断加大———儿童医院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第一医院内科综合楼等启动建设;上半年新开工建设13个小学及6个幼儿园项目。社会更加和谐———深入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社会治理创新成效突显。
今年上半年,厦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0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0661元,增长8.8 %,增幅均高于经济增长水平。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