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不少沿线国家的观察家们都曾预言,水路交通的便利,将使得包括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在内的沿线国家率先受益。而中国南方的重要港口也都为自己设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希望开辟新的物流通道,并帮助沿线各国降低物流成本。
随着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不少沿线国家的观察家们都曾预言,水路交通的便利,将使得包括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在内的沿线国家率先受益。而中国南方的重要港口也都为自己设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希望开辟新的物流通道,并帮助沿线各国降低物流成本。
清晨,当广州整个城市还笼罩在淡淡迷雾和浓浓睡意中时,位于广州市龙穴岛边的南沙港已经完成了又一轮24小时三班倒的装载作业。和尚未苏醒的市区相比,这里的一切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摆放在码头上的集装箱整齐有序;第一、二期码头的十个泊位停靠着大小不一的货轮;第三期码头的六个泊位在建,预计年底建成;而第四期码头也将在明年动工。南沙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经理范建强在接受国际在线专访时介绍:“自今年五月份广东自贸区挂牌成立以来,南沙港已新开辟六条航线,主要是‘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航线。全部建成后,全港16个泊位的海岸线可达5800米,港口年吞吐量可升至2000万箱。”
从进出口商品种类变化上来看,由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更多的海内外投资项目,南沙港可以明显感觉到国内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出口迅速增多。同时,由于广东自贸区“深化粤港澳合作”的功能定位,选择南沙港作为出口港的港澳物流客商数量也逐步增加,“来(南沙港)看的客户越来越多了,而且我们的新增航线也都是(冲着)这个方向去的。(自贸区的建设)肯定会带来些新的机遇,这些都是政策引导的结果,对促进发展有好处。政府出台的金融、融资的政策对客户来说也是有吸引力的。”
与南沙港新增通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相比,珠海港开发中国西南部贵州省黔南州物流腹地、同时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签署合作协议,更体现出中国南方重要港口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情。
今年4月,珠海港同瓜达尔港缔结“姐妹港口”,合作范围涉及航线开辟、物流园区的建设、自贸区建设、港口电子信息化建设等。这条“新开辟”的物流通道,作用和空间都不可小觑。据珠海港控股集团董事长欧辉生介绍:“我们的想法是把大西南的货往珠海港集聚,我们开通同瓜达尔港或东南亚国家的航线,通过瓜达尔港再转运到中东,通过这样的物流通道搭建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也一样,把华南地区有出口竞争力的优势商品通过铁路集聚,通过我们国家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再从瓜达尔港走出去。”
这位董事长坦言,珠海港的四通八达,尤其是和瓜达尔港的合作,可以使沿线各国物流企业、生产企业,都多了一个降低成本的新选项。
而瓜达尔港港务局局长杜拉里此前接受国际在线专访时,也对于中方在贸易领域的规划表示赞赏,“中国也是一个拥有海运的国家,中国有自己的物资,中国可以在巴基斯坦搞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从中国的西部地区把物资运送过来。中国也可以利用瓜达尔港与阿富汗保持贸易往来,因为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家,很多物资的流散也需要通过瓜达尔港,进而又会联系到很多中亚国家,他们也需要物资,需要发展贸易。”
珠海港和瓜达尔港的成功合作,还促进了珠海市和瓜达尔市结成了友好城市。对于合作基础和风险预估,双方都有清醒的判断。欧辉生透露:“我们的合作是基于利益共同体或利益风险机制,而不是简单的我们去扶贫,或者他们纯粹向我们输送利益。(我们的合作)是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
“一带一路”的建设倡议,还让中国南方不少港口都把“建立国际枢纽港”当成了新的发展目标。而各地政府,也正积极满足企业的更高要求。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锦侠就表示:“打造国际枢纽港大平台,依托招商局集团在航运、港口运营和海空装备的资源优势,通过整合集成,推动区域港口转型升级。”
与“国际枢纽港”相配套的,则是“大物流体系”的建立。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正是珠海、南沙、深圳前海这些“海上丝绸之路”重镇当前的布局重点。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