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信息平台 >> 内容

义乌快兔生活物流“停业” 引发本土生鲜电商思考
字号:T|T 2015年05月18日10:22     杭州网
  • 国内生鲜市场的整合调整正在加大步伐继续向前,而由此引发的生鲜行业的变革自然无法避免。

国内生鲜市场的整合调整正在加大步伐继续向前,而由此引发的生鲜行业的变革自然无法避免。
  在义乌,谈论起生鲜电商,首先映入脑海的大概就是绿禾网以及快兔的果然多,果然多是快兔生活物流旗下的一个子品牌,主营同城水果外卖,也是义乌最早的生鲜电商之一。消费者在加了“果然多”公众平台账号后,平台会自动发送一句欢迎词:“我们的水果将以最新鲜、最优惠、最快速的方式为您送达到家。”也正是如此,果然多让一大批义乌人沦为它的“粉丝”。不过,现在在义乌你已经很难看到果然多同城配送工作人员的身影,这只快兔在义乌“被迫停业”,而它背后的推动因素又是什么?
  “果然多”生鲜平台停业
  火热生鲜电商背后的冷清
  2013年5月,“果然多”鲜果配送在市民不停地拨打订购热线下“被迫上线”,这让快兔生活物流创始人王俊林欣喜不已,因为他一直想做义乌居民的“贴身管家”,果然多让他看到了希望,不过与市场的红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鲜电商的盈利点却很难找到。
  据《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只有1%能够盈利,7%巨额亏损,88%略亏,4%持平,此前果然多虽然势头良好,但一直未盈利,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个看上去很美的生鲜电商停业“整顿”。据一位了解内情的媒体人透露,原因是果然多与投资方出现了矛盾。
  “大多数涌入其中的企业都是看好生鲜电商行业的广阔前景,但运营过程中的货源、配送、售后等问题,成了目前中国生鲜电商面临的共同困难。”王俊林向记者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按照王俊林的说法,生鲜电商的市场培育周期相对较长,而它盈利前的沉淀期更长。
  “对于生鲜电商来说,其成本要比普通市场上的生鲜经营还高,比如说产地直采、配送成本以及生鲜的损耗,这也导致消费者要以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去换取这样的体验。”因此王俊林觉得其实做生鲜电商更适合在一、二线城市,因为三、四线城市的互联网消费观念还不普及。
  生鲜前期投入过于庞大
  生活服务类综合平台或成趋势
  “比较看好义乌高端消费群体。”绿禾网总经理吴国健透露,除了水果之外,绿禾网近期也在积极洽谈有机蔬菜的销售,而高端消费群体正是他们的目标消费群体,对这批消费者来说,质量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未来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据了解,与去年同期相比,绿禾网今年的业绩已经翻了一番。虽然吴国健还在积极拓展生鲜业务,但对于生鲜市场的前期投入,吴国健觉得“生鲜电商空间巨大,但前期投入同样过于庞大”。
  业内人士认为,未看到赚钱曙光的生鲜电商依旧需要大量资金和流量的双重支持,生鲜电商行至2015年,也到了拐点之年。除了先前进入的大大小小的各路玩家,新的模式、资本仍在不断涌入,留给地方性生鲜电商平台的无疑是一条机遇与挑战并存之路。王俊林表示:“关键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大的电商平台可以做,小的现在也有生存空间。不过最后小的生鲜平台可能会被大平台并购,我觉得生鲜电商平台不一定是独立存在的,生活类服务性综合平台才是最终的走向。”
  “我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创业者,我喜欢按照市场的规则办事,喜欢做有挑战性和有意义的事,做生鲜行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跳出这个行业后,让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王俊林一直对新的事物有着敏锐和快速的接受力,“快兔”只是暂停脚步,而它的回归更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