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论文 >> 物流园 >> 内容
374

从汉正街货运涨价看联合体运作——如何建造汉正街联合体生态圈
字号:T|T 2015年03月13日10:45     物流沙龙
  • 武汉,自古以来是享有九省通衢之称的一个城市。陆路港,几乎都很便利,也是很大的物流市场之一。而汉正街则是武汉最早的一家物流商贸市场,从70年代就是最早的商贸市场之一。而新兴的万商白马市场,汉派服装市场则也是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集中地之一。除此之外,汉正街的布匹市场,小商品市场,电子产品以及日化产品等等都分别遍布在汉正街的各个大街小巷当中。

一、汉正街整个市场的乱象
  武汉,自古以来是享有九省通衢之称的一个城市。陆路港,几乎都很便利,也是很大的物流市场之一。而汉正街则是武汉最早的一家物流商贸市场,从70年代就是最早的商贸市场之一。而新兴的万商白马市场,汉派服装市场则也是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集中地之一。除此之外,汉正街的布匹市场,小商品市场,电子产品以及日化产品等等都分别遍布在汉正街的各个大街小巷当中。可以说在汉口北的商品市场没有运营之前,汉正街可以说是长期的在承受着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尴尬现象。从沿河大道,多福路,大夹街,还有那些所谓的码头。那里是武汉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之一,也是最让人头疼的商品市场之一。因为市场建立的时间较早,而且因为当年规划设计上较为粗放,所以无论是从道路通行上还是商户经营场地上都出现了很多尴尬现象。场地面积基本上比较小,而且道路很狭窄。前几年的汉正街,到过汉正街的人都很会记住所谓的“扁担”二字,这些“扁担”长期的受益除了给购物的客户将货物送上车辆之外,还负责给一些固定的商户发货等。他们长期是依靠这些谋取生活的来源,他们也同时也是汉正街最具时效的一些信息员之一,你们会老是听到他们嘴里大声的吆喝“快点,快点”,忙碌中显得过于粗鲁。而这帮人却成为了汉正街商贸市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一直都存在。可以说,那时的印象是又爱又怕,市场之乱不言而喻。。。。
  所谓有商业街就会有商贸市场。在汉正街那条街上究竟有多少家商户在其中很难说清,可以说整个市场里错综复杂的都是一些小商户门店。穿越在大街小巷当中比比皆是。在市场里面,隔三差五币还可以找到一家卖快餐或者小炒的店铺,包括一些私人诊所等等。除了几个新兴的大楼之外都没有比较完善的安全设施。除此之外,商业街里面夹杂的一些早期的住宅小区更是加大了市场管理难度,安全方面都存在隐患,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就不用多说了,几乎是年年都有报道。而物流市场呢?只要去过汉正街的人都会发现,虽然汉正街的货物流量是相当的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都会在这个商品集中地进行批量或者零售的采购货物,但是如此大的货流量在当地却并没有一个好的物流企业专用场地来进行运作,可能是汉正街也属于黄金地带吧,最终导致了物流园区场地和物流企业经营场地严重缺乏,很多物流公司要么就是临街租一个不大的场地进行受理业务,要么就是将车辆直接停靠在路边收货,还有甚者就是一张广告牌,车身上标注经营具体线路就开始收货,物流市场的运营可以说是相当混乱,因为利益冲突涉及打架事件时有发生,物流企业本身的运营因为场地租赁费用成本高后果自然不得而知了。
  二、汉正街市场面临的高成本
  除此之外,汉正街物流市场除了缺乏有效的管理之外,很多时候出现物流纠纷要么是就是打架斗殴事件,要么就是认栽,自认倒霉。包括新闻曾披露商户集体被骗事件,从侧面反映出了市场信息化管理严重缺失,相当的落后。当然,随着汉口北新兴商贸中心的开发和城市开发需要,汉正街已经有部分已经搬迁到新兴的汉口北小商品市场,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现象的发生。然而,对于那些至今还未搬迁的企业和那些没有搬走的物流企业而言,他们又面临着如何的一些境地呢?
  1、租赁场地年年上涨
  随着汉正街市场的地产开发和一些城市规划建设等,场地的整体租赁费用是年年增高。
  2、交通场地首先造成货物难进出现象
  汉正街从2014年已经全线禁止货车通行。这样一来造成当地的货物进出都困难的尴尬。很多货物都需要从短驳中转到大货车上,这样一来无心增加了那些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  
  3、同质化竞争严重
  这也是我国整个物流市场出现的一个问题之一。因为步入这个行业的门槛低最终导致了大量的个体司机进驻这个行业,从信息部到所谓的托运部,快运公司等。同一条线路会有好多家企业同时来运营,市场竞争压力相当大,而且互相压价,利润方面甚至出现了亏本赚吆喝现象。
  4、整个商贸市场里面缺乏规范化管理
  物流企业除了面临和交警躲猫猫的现象之外,还要出现桌子底下办事的行为。而一直存在的打包人收费现象无形中降低了物流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增加了客户本身的运营成本,一定程度上对物流企业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在这种环境下,对于物流企业肯定是有弊无利,这也最终造成了“联合体”现象发生!
  三、联合体那些事
  1、联合体的具体市场运作和发展趋势
  随着物流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或许更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了企业联盟的优势,虽然联合体似乎是有别的联盟,并没有以联盟著称,但是联合体的实质就是针对同一线路的货物价建立起一个固定的价格体系,统一定价,统一管理和运营,这样一来客户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时也直接可以对那些专门靠打包赚回扣的打包人说“再见,”不再付费,给客户返利无形中增加了客户对于物流企业的粘性,大大降低了了客户和物流企业自身的运营成本,直接促成交易的完成。目前,汉正街物流市场已经出现了布匹联合体和服装联合体!据行业中反应,联合体短期内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可观的的,所以联合体现象越来越多。然而,联合体之中有没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发生呢?该如何改善打造出联合体生态圈呢?
  2、联合体出现的一些弊端
  (1)、缺乏标准化的价格体系,收费体系偏高:从新闻中反馈出很多客户对于联合体出现的市场价格体系已经有点叫苦不辞,坦言有点吃不消现象,甚至出现了一些拒收现象。对于一个商贸市场而言,这样往往给市场的生存带来困境,一旦长期会影响商贸市场的整体运营。
  (2)、联合体中出现一些违规行为,不能够按照游戏规则运作,最终造成联合体内部企业之间发生一些利益冲突,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3)、联合体最终因为利益无法均衡最终难以持续,最终解散。据一位联合体企业的内部人员反馈,因为不公平,公正最终没办法继续。而解散的联合体对于那些联合体企业来说也是一种竞争,发生了同行之间也有恶性竞争事件。虽然都明白单打独斗已经很难行得通,抱团取暖是必须的。联盟体究竟能不能够让物流企业受益呢?答案是能。而受益的主要地方在哪?
  现金流管控:降低回扣
  没有联合体之前;物流企业的杀价现象的回扣达到了40-50元/包晕啊,每车货的的物流利润直接拉低百分之6到百分之10,淡季时不言而喻。
  联合之后,联合体做价格垄断每包高达210元/包,又让商户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形成了恶性循环。旺季是物流商是大哥,集体抬价,压榨商户,淡季时汉正街商户雇佣的扁担是大哥,哪家悬赏高就去哪家发货!
  场地成本缩减
  共同租赁仓储仓库和卸货场地,直接降低运营成本。由于汉正街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物流商贸市场,其仓储和物流设备方面都不算健全,小企业单打独斗成本上是居高不下,市场里面也存在一些违规乱收费行为,大货车无法直接入驻和依靠短驳中转货物如果不能集中来运作,成本上难把控最终出现了亏本赚吆喝现象。撇开存在安全隐患且经营场地面积过小不说,汉正街的仓库面积基本上是在28元-35元每平米之间,价格不菲。而集体在东西湖地区租赁的高台标准仓库也就是28元之间,无形降低了另一个成本!
  灵活运用集体的租用场地
  因为汉正街全面禁止货车通行,很多商户都是由仓库发货。联合体通过集中租赁一个仓储基地。在汉正街仅仅布匹商行就上千余家,平均每家仓库200平米,货物20万方,每平米的价格是28元,租金560万/月,6720元/年,每平米利润是5元,那么一年租金就是1200元,物流企业通过赚仓库租金谋取收入,还增加一些配套服务设施。除此之外,集约化进行整合配送,对一些短驳线路进行承包也是一种优势。这样一来加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降低了企业原材料供应成本。达成共赢!
  除此之外,针对信息化管理,联合体之间的大数据能够更好的做好物流金融服务。由此可见,联合体一旦运作得好最终实现物流企业和商户直接实现共赢。那么联合体究竟该如何打造一个生态圈呢?
  规范化园区管理:
  提供一个能够集中供其经营的场地,规范化管理物流商贸市场,最大限度较低物流企业本身的运营成本(比如规划一个物流园区来运营)。
  价格有统一标准:
  根据货物本身的重量,方位或者吨位等等来制定标准的体系。比如说多少钱/公斤起步等等而不是随意定价。
  更新运输,搬运,包装设备,不断的联合,整合,深挖客户需求,重视客户体验感,革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进行性化管理货物进出库,做大数据集聚。针对货物进行物流金融服务,垫付货款收取万分之3-5的利息。通过完整的体系做好物流服务,为终端客户解决货物运输,包装,信息流,资金流,便利的物流模式必定是不会因为时代而淘汰,所以联合体之路也许是路漫漫依稀坎坷,但是也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