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东本储运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日本株式会社本田运输有限公司,本田技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及上海神越实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一家专业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主要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业务范围涵盖汽车制造整个供应链。2013年公司实现销售额超过10亿元,管理各类运输车辆3500辆。
一、企业简介
武汉东本储运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日本株式会社本田运输有限公司,本田技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及上海神越实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一家专业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主要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业务范围涵盖汽车制造整个供应链。2013年公司实现销售额超过10亿元,管理各类运输车辆3500辆。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入厂物流、厂内物流、整车物流和备件物流,此外还承接容器返还业务。自成立之初,公司就不断加大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截止2012年底,公司累计完成了数千万元的信息化投入,信息化管理涵盖公司90%以上的业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2年,公司连续第6年获得“汽车物流创新奖”;同年7月,公司被评为“AAAA物流企业”。2013年9月,“均衡化模型在汽车零部件厂内物流中的设计及应用”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二、实施信息化之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司容器管理系统业务在系统实施之前,存在如下问题:
(1)容器管理方式不统一
随着公司业务能力不断扩大,仓库节点越来越多,容器返还环节达到10多个,返还路线有13种之多,对于不同路线容器的数量清点和交接形式,公司未形成统一标准。容器管理混乱,造成容器与供应商交接时的数量不一致问题,这是整个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的共性问题。
(2)容器清点后建立手工台账方式较落后
对于返还容器,由人工对每日每车次,分容器和台车两大类进行数量清点,填写容器返还单,并按月累计,整理成EXCEL表台账。这种方式效率低,且信息反馈和传递慢,每年年底时进行容器对账时,因各个环节各持一本容器账,无法进行核对,无法追究原因。当供应商索赔容器时,无法分析丢失原因和划清责任。
(3)容器库存无法准确把握
对于容器在各个仓库的进出时间、种类、数量和所属供应商,目前都采用原始的人工点数和纸张记录,而对于某个仓库内有哪种类型的容器多少个,有哪个供应商的容器多少个,这些信息都无法得知。从而,当生产线需要容器周转时,也无法确定是否能满足周转需求。
(4)容器返还无计划
对于容器返还运输计划,目前都是人工依靠经验,进行车辆运输安排,常常为了保证运输量,而留出一定的运输计划,这样导致管理精度不高。
(5)上下游对账滞后
人工的管理方式,使得上下游对账存在太多的人工干预因素,对于发生的数量不一致情况,未进行及时处理和消化,累计到年中或年底容器盘点时再来进行台账的追查,往往增加过多工作量,且异常处理效果差强人意。
三、信息化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与解决措施以及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推进和深入
(一)信息化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与解决措施
(1)管理模式创新和实施离不开各部门大力配合
容器管理作业环节一直以来都有作业效率高、核对清点困难等问题,很多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对这种混乱不堪的现状习以为常,束手无策。如今使用信息系统来对容器作业环节进行管理,可以视为大胆创新。管理模式创新需要各部门大力配合,无论是从心理接受程度上,还是手动操作层面上,都有一个磨合期,这段期间需要各部门领导的积极推进和大力倡导。
(2)主机厂业务划分
东本储运作为东风本田的核心物流企业,意在为东风本田提供全方位的三方物流服务,但是由于容器的产权复杂,主机厂、物流企业、供应商均有不同自己产权的空容器,而这些容器的物流运作均由物流公司完整负责,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很能充分发挥三方物流管理职能和有限资源的整合利用。
(二)信息化实施步骤
(1)2013年5月,容器管理系统正式立项,确定需求。
(2)2013年7月,针对需求调研结果,开发方提出了解决方案和系统上线后业务流程变更对比分析。
(3)2013年8月,完成对容器管理系统功能开发和系统测试。
(4)2013年9月, 选择武汉2个供应商和1条容器返还线路,进行系统试运行。针对系统运行中反馈的问题,进行系统功能调整、改进和完善。
(5)2013年10月,增加供应商试点至20家,同时对广州和上海的部分供应商,纳入试点范围,进行系统功能再验证。
(6)2013年11月,所有供应商都使用容器管理系统对容器出入库历史进行记录。系统正式运行。
(三)容器管理系统简介
空容器管理是一直以来困扰各个主机厂、第三方物流商、承运商和供应商的共同问题。容器丢失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对整个物流供应链上各个企业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也有一定程度影响。对此,在东风本田的大力倡导下,在东本储运的积极推动下和在各个供应商的努力配合下,容器管理系统应需而生。
容器管理系统不仅管理从生产线流下的空载具,还结合已实施的PLMS和ILMS系统,管理装有零件的载具,从而建立各个仓库的完整的容器库存信息。容器管理系统的实施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单据记录传递和EXCEL电子版对账的模式,通过使用PDA实时记录各个物流节点的容器出入库种类和数量,并将容器信息与实际车辆运输任务关联,形成单车异常,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容器异常追溯体制。容器管理系统的业务管理范围。
系统采用集群式集中部署,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在东本储运机房,其他武汉仓库通过光纤与核心交换机连接,远方仓库通过移动专线与机房核心交换机连接,实现容器管理系统跨不同仓库不同地域同时使用。具体系统网络部署。
容器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四、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与评估
(一)信息化实施前后的效益指标对比分析
(1)容器丢失率降低
项目实施后,在东风本田产量由2012年日均1000台增加到2013上半年日均超过1400台的情况下,因容器丢失造成的损失同比2012年大幅降低。
(2)减少异常追溯时间
系统导入后,对于异常追溯,可从系统进行实时查询和定期查询,系统还提供汇总报表,对于之前使用纸质单据记录和手工建立电子台账,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容器异常追溯时间从平均4天降低为平均0.8天,降低幅度达80%,通过系统自动建立各个仓库容器出入库台账,大大节省了原来手工建立台账的工时,经统计,每日平均节省40个工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3)客户满意度提高
台账准确性提高,异常得到及时跟踪和处理,不仅使得客户东风本田与各个供应商之间容器交接工作更直观清晰,客户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4)信息响应效率提升
系统通过与其他系统对接,系统功能完美融合和集成应用,简化了手工作业步骤,各种信息得到及时记录和传递,信息相应效率大大提高。
(二)信息化实施对企业业务流程改造与竞争模式的影响
容器管理系统的实施给企业运作带来了巨大影响:
(1)管理模式变更,作业更精确
本项目通过实施容器管理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管理,通过在容器经过的各个节点进行系统实时确认,加强了容器流通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提升了容器管理精度,保证了容器的顺畅供应。
(2)加快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步伐
本项目通过实施容器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时记录每趟车运输的容器种类和数量,能查看容器异常和容器出入台账,大大缩短了异常响应时间,为跟踪和追溯容器异常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容器信息透明化,减少了容器丢失损失和风险,也缓解了供应链上因容器差异引起的矛盾,融洽了各方合作关系。
(三)信息化实施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
东本储运通过实施容器管理系统,实现容器流通运输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减少了容器丢失,控制了赔付成本,同时系统记录出入库历史大大提高了异常追溯效率,让供应商、承运商和主机厂都真切地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效率和效益,加深了供应链合作紧密程度,为长远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信息化过程中的主要体会、经验、教训
随着PLMS系统、ILMS系统、容器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实施,我公司在生产物流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卓有成效。回顾生产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主要的经验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运用已有系统功能进行集成,能简化系统操作
在系统建设初期,考虑到已有ILMS系统中车辆管理环节已对车辆运输趟次进行了管理,而用户对容器出入库的历史记录也是以车辆运输趟次为依据。对此,容器管理系统与ILMS系统的部分功能进行了有效集成,不仅减少了系统开发成本,也使得操作用户对系统的亲和度提高。
(2)系统设计灵活
随着东本储运业务的发展,其容器类型、运输路径等都可能会发生变更。对此,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会引起变化的数据,都将作为可变的基础信息进行管理,同时设定维护权限,这样不仅便于日后东本储运的业务拓展,也大大减轻了系统维护成本。
六、项目的应用推广意义
容器管理系统的实施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容器管理难题,对容器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本项目都进行了有益的技术研发及应用实践,对同性质企业及同类型应用场景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为项目成果,容器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有目共睹,未来随着东风本田二工厂能扩和三工厂的建成,将在更大范围内应用整套管理模式。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