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个月过去了,品牌商和监控网络购物数据的顾问们表示,这个平台——天猫国际——并没有兑现它的承诺。而这可能会对这家中国最为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今年,当中国电商公司阿里巴巴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IPO筹备之前,它们为海外品牌商推出了一个被称为“进入中国的快车道”的购物平台。
十个月过去了,品牌商和监控网络购物数据的顾问们表示,这个平台——天猫国际——并没有兑现它的承诺。而这可能会对这家中国最为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据互联网数据提供商Alexa表示,天猫国际的流量只占阿里巴巴所有网站的一小部分:它排在中国3500个最热门网站的第311位,而阿里巴巴的淘宝和天猫则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五位。
进驻这个平台的海外品牌商表示,阿里巴巴不让它们购买广告。一些商家每个月只能卖出一点点产品,有的正在考虑推出这个平台。
据《华尔街日报》调查显示,天猫国际70%的商家“几乎没有任何销售额,”数字营销机构Web Presence中国站的首席执行官Jacob Cooke表示。“这个平台真的会损害阿里巴巴的声誉,”他说。
今年二月建立起这个网站的阿里巴巴表示,它们将“帮助国际商家通过这个平台获得成功,”但是它们同时也表示,流量增长和品牌建立需要一些时间。阿里巴巴拒绝对第三方的数据予以置评。
这家站点糟糕的表现折射出阿里巴巴将购物帝国延伸至海外所面临的诸多挑战。阿里巴巴统治了中国电商市场,它们建立六年之久的天猫占据了中国在线B2C市场的几乎一半,而它们最大的购物站点——淘宝——则拿下了中国95%的C2C在线销售份额。
这家公司准备把更多海外品牌带到它的天猫国际站。在IPO时,阿里巴巴把天猫国际描绘成一个海外公司可以“在数以亿计的访问者面前曝光”的平台,而与天猫不同,这一切甚至不需要海外商家在中国获得营业执照。在今年二月和十二月之间,这个全新的平台吸引了接近5400个品牌。
为了在天猫国际注册开店,商家需要支付5000到10000美元的年费,此外还要缴纳2.5万美元的可退款保证金。一般说来,商家还要向阿里巴巴上缴3%到6%的销售提成。
新西兰健保产品销售商Xtend-Life Natural Products 从九月底开始在天猫国际销售多元维生素以及皮肤保护产品,它们为天猫国际第一年的营销准备了50000新西兰币(约合39000美元)的资金。为了获得流量,联合创始人Warren Matthews在11月11日,即中国的网络星期一,开设了一个折扣推广活动。
“到目前为止,表现令人失望——我们的业绩只达到了之前预计的十分之一,”Warren Matthews表示。“每年需要大概25万美元,你的产品才能被真正推广出去,”他们的数据来自于电商顾问公司。
上个月,Xtend-Life公司只卖出了11瓶多元维生素和一箱Zupafood Greenz营养补充剂。它们的店面由新西兰邮政负责运营。
而亚太区营销总监Vallen Han表示,这家新西兰邮政的天猫国际店在营销活动,如双十一中获得了不菲的销量。
“现在问题多多,”Matthews表示。“除非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否则我们可能会考虑退出。”
然而也有一些公司已经尝到了成功的甜头。
阿里巴巴表示,好市多量贩,这个仅次于沃尔玛的美国第二大零售商自从今年10月登陆天猫国际以来,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比方说,天猫的数据显示,这家零售商在一个月里卖出了超过15000罐混合坚果以及6000瓶丝塔芙保湿乳液。
好市多拒绝置评。
在10月进驻天猫国际之时,这家公司表示它们进入中国电商市场是缘自于“巨大的增长机会。”
分析师表示,直到现在,仍然很少有中国消费者会选择去天猫国际购物,因为所需要的物流时间较长——往往需要好几周——而不是几天。
阿里巴巴表示它们为天猫国际的商家准备了仓库,来大批量运送货物,这有助于减少物流时间和成本。
天猫国际上一家在线手表和服装经销商X2C-Fashion的联合创始人之一Yuen Wong表示,现在商家仍然面临禁止购买广告的限制,这会影响它们的销量,导致它们的产品在搜索结果中靠后。
Web Presence中国站在调查中在淘宝和天猫随机搜索了65种商品,在搜索结果中,前110位完全看不到天猫国际站商品的身影。
阿里巴巴表示,不让天猫国际的商家打广告是一个“商业决定”,但是商家可以通过在第三方站点推广获得曝光度和流量。
阿里巴巴的一名发言人表示,它们现在还在努力让购物者更好地发现天猫国际和它们的商品。
Yuen Wong表示,他的商城尽管没有打广告,但“表现超过预期”,因为他销售的都是知名品牌的商品,而且他还请了一些博主来帮忙做推广。
阿里巴巴表示,它还打造了商业发展团队来帮助商家扩张它们的电商业务,打造自己的品牌。这家电商公司表示,它们将收紧政策“提高进入天猫国际的门槛和标准。”
最近,行业顾问表示,阿里巴巴告知商家,必须通过邀请的方式才能进入这个平台。而阿里巴巴则表示,这个平台一直都是使用这样的方式,这是为了“维持质量和标准。”
via:华尔街日报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