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内容

自贸“海淘” 平台显露电商集聚效应
字号:T|T 2014年09月29日08:22     文汇报
  • 1号店来了,亚马逊也来了……自今年第三季度开始,“跨境通”上一连串国内外电商“巨头”纷至沓来,商品数量、种类迅速增加……

1号店来了,亚马逊也来了……自今年第三季度开始,“跨境通”上一连串国内外电商“巨头”纷至沓来,商品数量、种类迅速增加……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是,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也有意入驻“跨境通”,目前正在接洽中,这个区内的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平台还将迎来“大升级”。

平台显露电商集聚效应

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方式,跨境电子商务涵盖交易、通关、物流、支付等多个环节,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了应对新形势,国家发改委委托海关总署在5个城市实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其中,上海电子口岸搭建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跨境通”项目由东方支付有限公司承担建设运营,上海海关完成与之配套的通关系统部分的建设。由于商品在通关前已全部缴付过“行邮税”,通关时,海关的工作人员验证过“跨境通”商品上独有的二维码后,会安排其走绿色通道。所谓“行邮税”,指的是海关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一般要比商品货物贸易的税率低不少。

“跨境通”自去年底正式运营,乍一看这里就像是普通的电商网站,但实际上打造的是一个跨境直销平台,主打全球商家直销,节省了流通环节的许多成本,加上“行邮税”的优势,商品价格可以比国内专柜平均便宜三成左右。

上海跨境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裁颜静表示,“跨境通”是自贸区针对电商企业推出的新服务,是海关、商检、外汇管理等多个部门制度创新的结果,直接减少了进口商品的通关环节。目前,跨境通已经与1号店、香港大昌行、韩国现代百货等40多家海内外企业合作,形成了一定的品牌集聚效应。

规模化“直邮”即将启动

就在8月20日,亚马逊中国投资公司宣布将在上海自贸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中国消费者到亚马逊网站购物,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美国亚马逊网站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入口进入,这里的商品有中文说明,人民币标价;另一种是通过“跨境通”导购平台进入。两者均可享受同款同价及更优惠快捷的物流服务。

之前亚马逊已开始尝试与“跨境通”开展业务合作,实现了订单无纸化申报,通关系统自动审单、数秒内放行,目前的直邮模式订单量达2500多笔。颜静告诉记者,“作为一家自贸区企业,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年来创新的制度正在不断细化,越来越具有操作性,这直接帮助企业提高了运营效率。”

为了启动规模化的“直邮”业务,亚马逊也已使出了招数——最近刚刚把中美商品直邮价格降到每磅1.99美元,这是一个比转运公司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届时消费者完成购买后,商品将直邮到中国,物流时间可控制在7至10天。

未来将试水“自贸”模式

目前,“跨境通”平台上兼有“直邮”、“自贸”两种模式。前者是消费者购买境外商品,通过国际运输直接送达境内消费者;后者是境外商品入境后暂存自贸区内,消费者购买后以个人物品出区,包裹通过国内物流送达境内目的地。这些国外商品进口时,按个人物品行邮税征税。“自贸”模式下,所有商品都已在自贸区内完成保税仓储,商家接到订单后直接从国内发货,这样可以减少物流时间。

事实上,亚马逊计划在自贸区内建设物流仓储平台,这将为未来从“直邮”跨至“自贸”模式打下基础。记者了解到,今年四季度亚马逊就有望推出“自贸”保税模式,并借助大数据平台,选择一批中国消费者需求量更大的商品在全球发布。

今后,国内消费者只要在“跨境通”下单,进口商品就能从自贸区的仓库发货,不用再忍受“海淘”的漫长等待。亚马逊公司国际零售高级副总裁迪戈·帕森提尼表示,公司还将在自贸区投资设立运营主体,打造成亚马逊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部,把来自全球商品进口到中国,同时也帮助中国中小卖家把商品更高效地卖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