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物联网 >> 内容

新华网着力打造开放的食品溯源共享平台
字号:T|T 2014年09月05日08:49     新华信息化
  • 新华网将发布“溯源中国”品牌,打造国内一流开放权威的食品溯源共享平台。新华网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对我国食品质量的监督和控制,保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权益。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指导,新华网主办的2014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食品安全追溯高层论坛将于9月13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届时,新华网将现场发布“溯源中国”品牌,打造国内一流开放权威的食品溯源共享平台。新华网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对我国食品质量的监督和控制,保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权益。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从最早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多名婴幼儿患肾结石起,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重视程度提升到新的高度。后来频频出现的危及老百姓餐桌以及舌尖上的安全事故却屡屡曝光,地沟油、病死猪肉、有毒大米、烂果汁、含毒维C、工业松香褪毛、双氧水漂白……一出出食品安全事故让老百姓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我国消费品尤其是食品药品行业有良好信誉的企业为此也蒙受了巨大损失。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确保食品安全,除了规范食品企业经营生产行为,严厉惩治制假售假行为以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跟踪体制和“快速预警溯源系统”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和监测追溯工作。国务院近期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当前,我国食品行业制假售假等犯罪行为出现了新的特点,集中表现在“黑窝点”制假售假与有证企业主观故意违法并存;传统的制假售假向新兴的网络犯罪转变;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手段日趋复杂隐蔽等。针对新趋势,光靠传统的监测和举报等手段已经难以满足需求,通过信息化网络技术手段实现食品溯源,消费者可以查询到市场上流通的产品源头信息,迫使有安全隐患的企业退出市场,保护正当生产企业的利益和信誉。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长期以来始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此次上线的“溯源中国”平台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针对当前大多数食品质量溯源平台存在的由于溯源信息内容不规范、信息流程不一致、系统软件不兼容等造成的溯源信息不能资源共享和交换的问题,切实解决我国食品质量溯源的技术和平台发展瓶颈。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粮油、乳制品、酒水饮料等食品饮品企业、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电商企业以及众多基于物联网和二维码技术的技术企业的参与,论坛上,新华网将与众多合作伙伴签约,共同助力我国食品溯源事业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