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海关 >> 内容

两岸海关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在厦门顺利运行
字号:T|T 2014年04月08日10:06     科技日报
  • 4月1日,厦门海关关员借助海峡两岸海关首度携手开发的“两岸海关电子信息交换系统”,迅速为一票来自台湾,货值达160.31万元人民币的玻璃基板完成申报工作,标志着“两岸海关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在厦门海关顺利运行。

4月1日,厦门海关关员借助海峡两岸海关首度携手开发的“两岸海关电子信息交换系统”,迅速为一票来自台湾,货值达160.31万元人民币的玻璃基板完成申报工作,标志着“两岸海关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在厦门海关顺利运行。系统运行首日,厦门海关共为31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项下享受关税优惠的货物办理通关手续。

 

“有了这个系统,ECFA货物就像有了‘电子身份证’一样”,厦门海关隶属高崎机场海关审单关员小姜介绍道,“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在核对ECFA项下货物原产地证书等信息时,可以看到台湾海关实时传过来的电子数据,在提高通关速度的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持假证或其他不规范现象。进口企业也可借助该系统了解货物原产地信息的真假,便于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据了解,原产地证书是企业享受ECFA优惠关税待遇的重要凭证,此前曾发生过企业持假证骗取优惠的情况。“两岸海关电子信息交换系统”上线后,两岸海关可实现原产地证书等数据的实施传输、比对,有效防范原产地蒙骗,该系统的上线对深化两岸海关合作、提高通关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