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运输 >> 内容

重庆:打造物流云平台最后一公里拼速度
字号:T|T 2014年03月20日09:19     重庆晨报
  • “有了这个智慧物流云平台,物流企业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处理物流运输。”张仲伦说,到时候,这将成为一个公共、开放性的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全市的工商、金融、物流等企业。

张仲伦,49岁,重庆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从事行业:物流

 

座右铭:努力工作,知足常乐。

 

2013贡献:他带领的市公运集团物流团队,在重庆主城区布局配送网点200余个,投入城市配送专用车辆300余辆。

 

有专家指出,未来的商业竞争结果取决于企业最后一公里的优化程度。过去一年来,我市公路物流运输巨头市公运集团,就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主城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上。作为项目负责人,市公运集团副总经理张仲伦最近成了集团里最忙碌的人。

 

投资千万布局配送网点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重庆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近390万辆,并且还在快速增长。此外,重庆市实施禁止大型货车、中型货车、低速货车白天高峰期驶入中心城区的“禁货”措施。这些都导致了我市城市配送物流处于被动尴尬状态。

 

另一方面,散乱的物流企业,各种类型的货运车,也加重了重庆“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的混乱。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来打通这"最后一公里"的"任督二脉"。”张仲伦说,尽管赚不到什么钱,但这无疑是有利于民生的一件好事。

 

他表示,从去年9月起,公运集团就投资1000余万元,引入了300多辆载重2吨左右的小型城市配送车,在主城区范围内布局了200余个配送网点,专职负责城市社区配送服务。

 

“预计今年内,公运集团将成立一家专门负责城市配送的同程配送物流有限公司,未来两年内,我们的城市配送车要达到1000辆,跑遍重庆主城区的大街小巷。”张仲伦说。

 

未来将打造智慧物流云平台

 

不过,要从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物流基地必须形成一张大网。

 

张仲伦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年底,市公运集团已基本完成了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级的布局,实现了在重庆主城区和重要工业园区以及“三环十射”交通枢纽节点的货运(物流)枢纽的全面布局。

 

“未来,我们还准备打造一个智慧物流云平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供应链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一张"聪明"的物流网。”昨天,张仲伦满怀信心地对晨报记者说。

 

“有了这个智慧物流云平台,物流企业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处理物流运输。”张仲伦说,到时候,这将成为一个公共、开放性的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全市的工商、金融、物流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