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金融变革的重要时刻正在临近。以阿里、腾讯、京东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凭借先发优势,携带着大量客户资源和数据信息,已深入支付结算和小额信贷这两项银行核心领域,并迅速向信用支付和理财业务挺进。
互联网金融变革的重要时刻正在临近。以阿里、腾讯、京东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凭借先发优势,携带着大量客户资源和数据信息,已深入支付结算和小额信贷这两项银行核心领域,并迅速向信用支付和理财业务挺进。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积极进取,商业银行深感转型与变革之迫切。如何摆脱“传统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最后的恐龙”这一命运,直面电子商务的跨界竞争,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银行发展电商的重要性
电商业务迅猛发展、互联网电商系迅速崛起,正快速改变现有金融业竞争格局,使传统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跨界竞争。总体来讲,商业银行发展电商金融的重要性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应对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跨界竞争的积极举措。在近期农总行电子银行部提出的六大脱媒中,第一就是电商脱媒。在互联网金融和电商业务大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使电商超越其原先作为银行业务和企业经营活动“电脑化”的定位,深度融合到实体经济的经营活动中,成为银行新的核心竞争力。
满足客户在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的新型需求。六大脱媒中,最终是客户脱媒,而客户恰恰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本。进军电商领域,既能够满足80后、90后进入主流社会后零售客户对网上支付的需求,又能够迎合供应链企业经营活动电子化、管理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的新型商业模式,更能获取大量客户一手交易信息,从而了解客户以及更好地服务客户。
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稳固核心业务、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内在动力。各银行推出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同质化日趋严重,最有效的对策就是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为此,代表降低成本、创新发展模式的电商金融,可充分利用互联网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并基于交易信息对中小企业征信手段进行创新,促进传统信贷业务快速增长。
银行发展电商的策略
商业银行发展电商金融,一定要从自身的金融业务特长入手,将电商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务捆绑镶嵌,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产品。
攻守结合,采取不同模式应对不同客户需求。对大客户采取一对一方式对接个性化服务方案。以银行的产品服务、线下网点团队及资金支持作为电商发展有力保障,保持对现有大客户的掌控,形成防守优质客户和传统优势业务流失之“坚固盾牌”。对中小企业客户提供自建平台的标准化服务。引入第三方建电商标准化平台,并通过在线融资吸引中小企业客户。结合第三方低成本高效率和银行专业化服务,形成进攻互联网企业优势领域之“进攻矛头”。
联动共赢,全流程参与电商金融,实现各部门协同发展。根据客户需求,在现有支付结算服务基础上,联动电子银行、公司业务、信贷管理、托管、金融市场等部门,全流程参与企业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四流”管理,为电商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在支付结算方面,面对支付手段不断创新,银行一方面应尽快构建涵盖线上线下一体化支付应用的电商支付体系;另一方面应加大与第三方合作,整合双方数据及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发挥自身优势,采取专一化策略在部分细分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在融资业务上,银行可先将线下融资向线上迁移,再发展纯粹的线上融资;先为客户上下游核心企业融资,再延伸到整个供应链,先易后难,由点到面,逐渐把银行的融资优势扩展到线上。在资金托管上,银行在资金托管方面资质完备、经验丰富,银行托管资金也有利于取得客户信任。全程托管服务和高效清算体系,作为银行另一传统优势领域将成为应对互联网企业的另一法宝。在理财业务方面,建议银行将现有理财优势产品与企业资金运作模式密切结合,模仿与创新并举,使理财成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重要工具。
深入挖掘电商大数据,实施营销模式创新和风控手段创新。银行业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大数据对商业银行意义深远。电商客户交易数据是分析客户交易习惯、判别客户信用状况的信息“金矿”。深入挖掘大数据,将使银行在产品服务创新、竞争手段优化、经营管理升级等方面颠覆传统模式获得巨大收益。
总的来看,虽然目前互联网系电商发展迅速,对商业银行造成较大市场及舆论冲击,银行危机论甚嚣尘上,但是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也积淀了众多传统优势领域。未来商业银行只要运用自身优势,将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必将在电商领域赢得一片天地。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