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内容

电商运费“过山车”
字号:T|T 2013年10月15日09:10      天津网
  • 如果把中国电商近三四年来的运费涨跌画成一个K线图,那一定会让消费者感到起伏不定、难以捉摸。作为消费者,才刚刚在免运费福利期形成习惯,各大平台就一窝蜂地设置免运门槛;接下来的时间好容易接受了运费,平台之间又开始较量谁的门槛更低……

如果把中国电商近三四年来的运费涨跌画成一个K线图,那一定会让消费者感到起伏不定、难以捉摸。作为消费者,才刚刚在免运费福利期形成习惯,各大平台就一窝蜂地设置免运门槛;接下来的时间好容易接受了运费,平台之间又开始较量谁的门槛更低……

 

免运费成为火力示范

 

一两年前是业界公认的电商浮躁期,对这个时期的电商来说,物流快递是PK用户体验的重点区域。网站不仅在后方紧锣密鼓地自建物流,前方的运费也各种减免,一降再降。

 

按照行业发展规律,步入理性期的电商行业在运费上也应该逐步摆脱价格战的竞争。几大电商平台也在不断地调整运费策略。

 

但总有搅局者打乱这个宁静的趋向。

 

近日,腾讯旗下电子商务网站易迅网推出了“经济送”服务,只要消费订单满19元,就能免运费。在此之前,除了特殊时期促销,大多数电商平台免运费的最低标准是39元。

 

这是易迅网继去年在北京地区推出一日三送政策后的又一重大物流举措,此前易迅的免邮价格是29元,在同类网站已属较低,关于成本,易迅方面直言:“推这个服务本来就不以盈利为目的。”

 

物流快递是用户体验的重要环节。“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物流已经成了大多数电商网站默认的潜规则。谁破坏了,谁的体验就有待商榷。

 

今年以来,搅局者并不只是易迅网一家。

 

今年5月,电商物流的老大京东宣布推出“极速达”服务,实现一日四送,号称3小时内送货上门,企图“把物流优势提升到竞争对手无法企及的一个高度”。

 

面对这种阵势,许多电商网站的心情只能用“情何以堪”来形容。只有那些从来都不缺资金的“富二代”网站可以站出来与之叫板。

 

这位“富二代”的名字叫苏宁易购。

 

苏宁易购7月启动“物流云”项目。广州、深圳等地区的消费者上午12点前在苏宁易购网站下单,最快下午2点即可收到商品,实现2小时送达。刷新了京东的速度。到2015年,“物流云”项目将全部完成,实现60个物流基地和12个自动化仓库的全国布局。

 

速度更快,价格更低—除了服务质量本身的意义,每个公司的提升,都有种火力示范的意味在里面。

 

变相价格战

 

为了吸引到更多用户,提升自身竞争力,许多电商网站宁愿不赚钱甚至赔钱也要免费。

 

“易迅的价格战不只是在促销的时候打,而且是天天打,打到地板以下。”易迅网CEO卜广齐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如是表示,显然,这句话同样针对物流快递方面。

 

对价格战如此执着的易迅网的综合实力是:2012年累计订单金额超68亿元人民币,与1号店并列B2C市场份额第五,2013年目标营收150-200亿元。

 

以排名并列的1号店为例,其发货到北京天津等重点城市,免运门槛为100元人民币,而到相对偏远城市,免运门槛则高达299元。

 

这种价格战不只体现在电商自建物流当中,接受外包业务的快递公司不能独善其身。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向《新领军者》提供的报告,近几年,由于快递业陷入价格战,行业利润率已从2005年的近30%下降到现在的5%左右。目前多数快递企业的利润率不到5%。由于需要应对不断上涨的人工、土地、资金等成本,以及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企业利润日益微薄。

 

“国内快递企业日均受理能力维持在2500万件左右的高位运行状态,已接近全球第一大快递市场—美国的水平。一些小快递公司和加盟网点由原来日均处理几十万件到能够处理百余万件包裹。但同时,行业利润率却下降很快,今年已经出现很多加盟网点由于亏损甚至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现象。”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新领军者》表示。

 

针对难以遏制的价格战,日前,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公开信息称,将出台《快递末端投递指导意见》,形成快递企业价格监测网络。尽管快递价格并非由邮政部门制定,但长期价格战对行业危害很大。

 

不理性运费致高成本

 

“一个订单执行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分摊,大致包含几个方面:干线调拨成本、仓储及物业成本、数据处理成本、分拣和包装成本、落地配送费用等。”业内人士如是说,“如果29元产生的毛利能覆盖单个订单的执行成本和物流费用分摊,那么,普天下的电商们早就扭亏了。”

 

“即便购买一本五块钱的图书,我们也会免费送货上门!”国美在线董事长牟贵先今年7月表示,开启已经终结近一年半之久的“全场免运费”。

 

几家大型电商的运费策略有可能会吸引其他同行的跟进,对于京东、国美、苏宁这样销售单价较高的大家电为重点的电商来说,免运费带来的成本增加尚可控,但如果行业整体跟进,无疑会让百货类或小型电商感到十分难受。

 

“订单金额满19元就免运费、包邮了?这样免费政策要坚持多久?腾讯电商这样的恶性竞争‘亏’下去,让其他电商B2C运营支撑资金情何以堪?”深圳触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龚文祥如是评价。

 

翻阅从当当网到唯品会的IPO文件,配送费用也都占据了运营开支的大头。

 

深圳市职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表示:“总体上说,每个订单从商品存储、员工分拣、汇集、打包发送,到物流配送送达用户手里,以日常百货类商品为例,整体费用大致在10~15元之间。如果是服装家居类商品,订单金额平均在100~120元之间的,配送费用占比10%~15%,单价高一点的例如化妆品,配送费也要占到7%~8%左右。这实在是一个不可承受之重负。要知道由于疯狂的价格战,大部分电商公司毛利率远低于线下零售,从运营的角度根本无法承担这样大百分比的开销。”

 

合理化运费

 

“作为国内唯一的全场免运费电商,我们一直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对于这项政策未来延续的必要性,苏宁物流未来是否需要收费?我想做一个小小的微博听证会:1.收取运费与否是否成为您购物的重要参考依据。2.您认为收费物流和免费物流在服务商是否应存在差异。”今年6月底,苏宁易购发表了这样一条微博。

 

尽管各大电商在价格战的压力下不断下调运费,但一方面也在为运费的理性化和合理化做努力。

 

对此电子商务资深人士鲁振旺表示:“全免费毫无价值,总不能买瓶可乐都免费吧?一定要设置免费标准,比如在订单金额上。”

 

同样时间,唯品会宣布对物流合作商上调运费,确定每单最低运价为6元,成为业内第一家上调运价的电商。公司方面介绍称,涨价的成本不会转嫁给消费者,希望物流商对运输网络进行优化,减少中转环节,保证商品第一时间送达。

 

据某电商物流部门负责人表示,运费价格与企业的客单价、毛利率及物流效率都有关系,很难计算确切数字。但各家电商都会有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模型,一家服装类电商,如果可以达到50%的毛利率和20%以下的退货率,100-200元之间是合适的免邮门槛,如果是夏季,将免邮门槛设置在百元以下也不一定会亏。

 

从消费者层面上来说,物流免费当然是众望所归,但如果以牺牲服务体验为代价,也得不偿失。

 

“消费者也许更喜欢按照会员级别来定运费金额;或者搞价格差异化,付费用户和不付费用户享受不同的服务待遇;再或者可以效仿国外电子商务网站,一次性购买全年的免运费卡。”一电商公司中层人士对《新领军者》表示。

 

巨头咄咄紧逼

 

今年电商公司在物流快递方面大做文章,这一点与巨头的紧逼是脱离不开关系的。

 

这个紧逼的核心就是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即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简称CSN。

 

尽管很低调地借用“菜鸟”一词起了一个颇为谦卑的名字,但10年3000亿投入的大物流计划绝对在业界是一个震动。

 

物流是国家层面的项目,因此阿里在过去4年一直不敢下手,这个理想太大。

 

但京东则从一开始就舍得几十亿大手笔投入发展物流。

 

一位接近阿里系的人士透露:“淘宝没有自己的物流,是唯一天猫不及京东的地方。物流能影响服务品质,这样的结果是高端的东西就京东做了。他希望在物流的关键节点控制,把大的公司拆小,使其变成依赖于阿里的生态系统。”

 

3000亿的投入对除阿里之外的几乎所有电商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京东也无法不感受到紧迫感。

 

阿里集团目前已将阿里物流业务整合至独立的物流公司“菜鸟网络”。阿里物流事业部的一大产品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物流宝”。“物流宝”本质上也是一个物流信息调配平台,阿里将第三方快递、仓储的信息接入进来,面向淘宝卖家提供入库、发货、上门揽件等服务。

 

在阿里内部,“物流宝”的代号是“天网”,CSN的代号是“地网”。

 

在电商界,物流配送已经成为公认的瓶颈之一,但瓶颈也可以转为竞争力。

 

不少电商公司希望通过自建物流提升运作效率来实现部分营收。自建仓储物流有利于产品及时发货和送货,提高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也有利于企业提高库存周转率,及时回收货款。

 

然而,自建仓储物流前期投入极大,且资金难控制,因此,对于小型电商而言,风险则更大。

 

自建物流利与弊

 

大多数中小电商采取的都是第三方配送,甚至对于当当网这类行业领军企业来说,也主要以第三方配送为主。

 

但第三方配送的弊端是尤为突出的,主要包括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商品丢失损毁以及货款回收周期长等。

 

“自建物流是没办法的办法。”1号店董事长于刚如是表示。

 

电商本身属于轻资产行业,但开展传统物流仓储业务就已经是在偏离轻资产概念。

 

“按照对的电商优势的理解,我们不应该把钱花在买地建仓储上。但是,从1号店此前与第三方物流合作时,客户反馈中60%是对物流配送的不满,包括配送不及时、配送过程中商品破损、配送员态度不好,且节假日时期,物流公司频繁爆仓已无法满足电商的运送需求等等信息来看,1号店有充足的理由涉足物流。”于刚称。

 

在各种弊端面前,快递公司的服务品质几乎是每个电商公司最为关注的。

 

“尽管唯品会在快递环节选择了顺丰、中国邮政EMS等伙伴,妥投率也仅在95%左右,但想要将该指标提高2个百分点,所以自建物流就是必经之路。”主管唯品会物流业务的副总裁唐倚智说。

 

对于大型电商而言,自建物流是未来大势所趋,但对小型电商而言,自建物流成本太高,则可以考虑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

 

并非所有公司都有自建物流的条件,如果业务量不足,就会导致资源浪费,物流中心不能正常运转。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电商自建物流系统是先让品牌商将货品放在电商的仓库中,产生订单后,由电商完成订单生产与配送。虽然配送速度效率明显提升,但是弊端是无法有效控制大量退换货带来的高成本,尤其对供应链要求较高、季节性明显的品牌服装企业而言,增加了很多额外的供应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