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后,纸质货运单是否会烟消云散,就像如今的电子客票?
今后,纸质货运单是否会烟消云散,就像如今的电子客票?
这个问题麻烦之处就在于航空公司无法单方面将他们的意志强加给其供应链伙伴,更遑论说服政府无纸化贸易的好处。
据行业组织预计,一旦整个供应链——包括托运人、代理人、地面操作商和海关联检单位以及航空公司——认可电子货运项目计划,将纸质文档替换为数字文件,整个业界每年可以削减成本50亿美元。
不容否认,整体而言,电子客票项目推行还比较顺利,但是电子货运项目则是困难重重。初始电子货运项目完成指标是根据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想法,他们很少能意识到货物运输惊人的复杂性。他们以为会像电子客票一样仅涉及单个文件。此外,最主要的是许多国家尚未批准《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比如“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俄罗斯等到目前为止还不同意。
第二个突出的问题是需要代理人和承运人之间电子数据交换建立起多边协议,替换当前双边电子数据交换EDI协议。按照电子货运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Calogi公司的计算:如果在迪拜本土市场完全实现电子化,将需要100多家航空公司和约470家代理人签订双边协议,导致4.7万份单独的电子数据交换协议。
传统纸质航空货运单显示运输详细信息和代理或托运人的签字,可以通过电子货运提单传送到航空公司。纸质文件背面所载的责任条款和合同条件,目前需要双边电子数据交换协议将其转换成eAWB格式。Calogi公司也已开发了这样的新系统,代理人只需要同意赔偿责任和与航空公司签订在线合同的条件,数字签名的航空货运单反面副本可以提供给双方。
在基于纸面文件的供应链中,货运单作为法律文件给到地面代理人后一般不能再更改任何内容,但在实际运营中,运输量和重量可能频繁更改,有些代理人可能在最后1分钟作出调整。因此,部分航空公司已经投资对IT基础设施进行更新升级。
第三个困难是某些代理人对于电子货运的消极态度。由于无法看到回报,他们不太愿意改变其工作方法或投资新系统、新基础设施。特别是一些规模有限的代理人只会在看到“甜头”之后才可能采取行动。但是在源头捕获的数据可以提高跟踪和追踪货物效率、提高供应链中所有各方的可见性,并缩短工作人员应答客户查询的时间。从供应链最开始输入的数据集,实际上可以用于整个供应链的每个流程,能为每个人节省时间和金钱。
比如荷兰采用了综合的办法,2010年荷兰政府通过120 万欧元资助建立了荷兰电子货运项目。其中,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担任总体协调人,该项目涉及荷兰航空货运(航空货运行业的代表机构,汇集航空公司、代理、地面操作商和卡车运输公司等)以及主要的发货人,参与者一起合作,重新配置其流程,以便促进大规模无纸化的进出口操作。服务于荷兰航空货运市场的IT公司将他们的系统通过统一的标准联系起来以促进电子货运。
德国汉莎货运公司早在2007年开始关注无纸化供应链的可行性,分析其现有系统和更改所需的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公司花了5年时间准备,最终推出大规模eAWB,2012年底,超过250家客户从电子货运中受益。比如在德国和日本贸易通道上,该承运人计算约25%的出货量能以电子方式处理。
汉莎货运公司本身已设置雄心勃勃的目标和时间表,对于当前基于纸张的流程实施数字化。但在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国家仍然需要一份运单文件,因此,在2013年,汉莎的想法是将全力以赴在国内加强市场渗透率。公司正在与客户合作提高接口和信息的质量。一旦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发货人——在实施电子货运作为其标准流程时,将大幅减少效率低下的问题。现有的IT系统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互操作性仍是一个障碍。如果今年在信息传递流程上有很好的突破,那么预清关将成为可能;不仅减少了出口收据文件的数量,允许代理人更好地规划路线,并可缩短等待时间。
除了全面执行eAWB之外,汉莎货运公司正准备推出电子分运单(e-HAWB)。所有这些做法称为“电子业务袋”,这将进一步允许通过电子方式上传所有伴随运输的各种文件,比如针对一些冷链运输的业务可以发送温度控制表等电子文档,还可向客户提供独立的平台,用于存储数字化机密文件。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