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电子商务,实现钢铁及其相关产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方位对称,将供应链体系内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终让产业链结束互为博弈的局面。”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主任虞钢在第六届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通过电子商务,实现钢铁及其相关产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方位对称,将供应链体系内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终让产业链结束互为博弈的局面。”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主任虞钢在第六届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针对未来钢铁流通领域的格局,在本次论坛上,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钢铁电子商务的发展却成为各方的共识。“现在我国的钢铁流通业正处于一个剧变的时期,从依靠信息不对称来赢利转向依靠更加专业化服务的能力来赢利、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我们钢铁流通业正在发生转变的一个方向。”针对电子商务带给钢铁流通行业的影响,工信部产业信息化处处长杨志刚说。
电商蓬勃兴起
事实上,最近几年,钢铁产业链上已有不少企业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第三方服务平台也是纷纷崛起。“在我们国家实体经济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里面,钢铁业相对来说是起步比较早的。”杨志刚说,“我国整个的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总量里,钢铁业的电子商务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据了解,2012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工信部面向多个行业评定了一些信息化融合的示范企业,在工业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两个方向上评定了20家企业,其中钢铁业就有3家。
而且不断普及的移动互联网更进一步强化了电子商务与传统钢贸的相互融合,这使得钢铁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环境已经相当完善。
对此,杨志刚评价认为,钢铁业电子商务水平是比较高的,“很多企业已经武装到牙齿。”“因为钢铁体量比较大,在产业上对上下游的带动作用比较大。”对于钢铁电子商务的作用,杨志刚表示。
不过他也提醒,钢铁电子商务目前发展还不平衡,除了少数企业有战略意识的电子商务延伸以外,多数企业还是面向内部的管理活动。
新型流通模式
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为钢铁流通行业的转型、提升带来了机遇。以金融创新为例,2012年以来钢铁流通行业发生了很多问题,钢贸融资问题的集中爆发、银监会提示钢贸行业贷款风险。
“供应链金融的创新肯定是我们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这里面怎么控制服务的风险,需要信息的全面对称和实时的传递,那么这种创新离开物流信息化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杨志刚说。
此外,目前钢铁流通模式的弊端也迫切需要电子商务的改变。目前,国内钢材的主要交易模式还停留在简单的“一买一卖”上,在这种交易模式下,钢铁产品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了钢铁产能结构的不合理,进而导致了供需市场难以有效对接,企业往往要花费大量物力、人力,才能发现有效客户。
最终导致整个行业,不仅利润微薄,而且交易周期长,库存积压严重,占用大量资金。“随着我们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不断增强,未来我们依靠传统的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生存的行为模式可能越来越难以为继,未来我们的企业转型要向着具有更加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方向走。”杨志刚提醒说。
此外,钢铁流通企业通过平台运作,可以共享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能够拓宽经营边界,开辟新的蓝海。
杨志刚说,现在我国钢铁流通业正处于剧变的前期。这种剧变可能给行业带来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从传统的基于人际关系网络的交易转向基于信息网络的交易;二是从多级代理体系转向横向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三是从依靠信息不对称来赢利转向依靠更加专业化服务的能力来赢利、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转变未来会形成一个新的流通网络模式,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前后集成,即未来基于信息网络的交易模式,形成一个前端的交易平台,加上后端若干物流信息化节点,形成这样一种网络模式。”杨志刚说,这种模式肯定不是传统一个简单的增量改进的模式,是需要一个服务上的巨大创新。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