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内容

分析称京东应学习亚马逊做技术驱动型公司
字号:T|T 2013年02月20日09:22     21世纪经济报道
  • 互联网分析师洪波认为:与阿里巴巴相比,京东更希望成为像亚马逊那样的B2C平台。这个平台与阿里最大的不同,一是它的平台首先是为自营业务服务的,二是深入电子商务的每一个流程,如采购、仓储、物流等。

2013年春节后的电商融资第一单,也是中国互联网融资第一单,由饱受“贫血”质疑的京东完成。

 

2013年2月16日,京东商城确认完成新一轮约7亿美元的普通股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新股东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和Kingdom Holdings Company;同时公司的一些主要股东也进行了跟投。

 

此轮融资,京东商城整体估值为72.5亿美元。以此推算,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出资3亿美元约占股4.1%;沙特王国控股公司出资4亿美元约占股5.6%,京东本轮共出让9.7%的股份。

 

京东商城一直饱受“贫血”质疑。从去年5月开始,包括李国庆(当当网CEO)在内的行业人士认为:京东资金最多能支撑到2012年12月份。京东为回应此质疑,不断放出“成功融资”的消息。

 

从2007年至今,京东一共进行过四轮融资,分别为2007年1000万美元、2008年底2100万美元、2011年初15亿美元以及最新的7亿美元,总金额接近23亿美元,计人民币约为144亿元。

 

但京东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刘强东称:2007年不投资物流和信息系统,2007年前都是盈利的;如果不进行品类扩张,2010年就可以实现微利; 如果不在2010年就开始筹备POP开放平台业务,2012年就可以实现季度盈利。

 

刘强东在此次给员工的公开信中表示:京东商城融资将用于开放web、物流、信息系统,同时布局金融平台业务。他认为“未来的商业纷争必然是平台之战,背后是价值之战”,而京东商城旨在打造一个不同于阿里的平台。

 

据易观提供的数据,至2012年第二季度,京东POP业务达35亿元,排在其后的亚马逊3.68亿,当当网2.73亿元,位列前三,再往后则是凡客旗下V+和1号店。

 

尽管POP业务成为京东增长最快的业务,但与马云的天猫相比却不在一个量级:2012年,天猫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京东POP平台有13000家入住商家,天猫商家已经超过6万家,仅去年参加双11的商家就有1万多家。

 

互联网分析师洪波认为:与阿里巴巴相比,京东更希望成为像亚马逊那样的B2C平台。这个平台与阿里最大的不同,一是它的平台首先是为自营业务服务的,二是深入电子商务的每一个流程,如采购、仓储、物流等。

 

 

自有B2C+开放平台,京东完全复制亚马逊。亚马逊以自有B2C起家,亚马逊于2002年推出“我要开店”模式,允许第三方公司的产品与亚马逊自营产品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开放式竞争。2011年,“我要开店”这一模式被引入中国。更早一些时候,淘宝独立出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凡客也开始推出开放平台。

 

李成东认为,最大的区别在物流,京东商城有物流基础,阿里巴巴没有,依托第三方物流,阿里巴巴画了一个物流大饼,落地还要很长时间;在自有电商业务的推动下,京东开放物流平台已经开始了,这对POP商家很有吸引力。

 

洪波认为:亚马逊模式本质是以技术来驱动电子商务,其商站、物流、云计算、大数据后面都是技术,中国需要这样的公司,这才是京东需要学习的,也是中国所有的电子商务公司应该学习的。

 

李成东说:正因为技术方面的优势,才使亚马逊赶上了云服务、kindle电子书等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