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论文 >> 运输 >> 内容

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在国内医院使用的局限性
字号:T|T 2012年11月09日10:52     中国日报
  • 上世纪80年代,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引入了我国首套的轨道小车物流系统,到目前,据统计国内大概已有几十家医院陆续安装了轨道式的物流传输系统,但从实际的使用状况来看,并不是“皆大欢喜”,有部分医院甚至陷于闲置状态

上世纪80年代,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引入了我国首套的轨道小车物流系统,到目前,据统计国内大概已有几十家医院陆续安装了轨道式的物流传输系统,但从实际的使用状况来看,并不是“皆大欢喜”,有部分医院甚至陷于闲置状态,一套动辄上千万的自动化物流系统成了医院的一件昂贵的“装饰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记者走访了几家安装了轨道车物流系统而又闲置或“半退休”状态的医院,综合医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反馈的信息,轨道车系统在国内使用“遇冷”的原因不外几点:

 

1、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的运行速度无法满足医院的实际需求。

 

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通过轨道进行运动,虽然与气动物流相比它具有载重量大的特点,但是在实际运行速度上(横向0.6米/秒、纵向0.4米/秒),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需求,在传递具有速度要求的物品时(例如:急需的血液、病理切片等),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因为速度的限制较难传递以上物品。

 

2、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的容量问题

 

相对于气动管道式物流,在容量上小车系统具有容量大的优点。在实际使用中,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因为轨道宽度的限制决定了自身无法配装大容量的箱体(容量平均为33L,最大45L左右),这一点决定了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难以及时完成医院的大输液的运输,无法有效解决院内医用液体的配送问题。

 

3、故障率问题

 

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主要由收发工作站、载物小车、专用轨道、轨道转换器、自动隔离门及中心控制设备等几部分组成。在其中的轨道转换器上,对于转角的要求及精度要求非常高。否则小车无法并轨完成转向,对于医院特别是国内医院来讲,每天大量的传送任务会造成轨道转换器的损耗加速,容易形成较高故障率,一旦发生故障,基本上没办法快速处理,对医院物资传输秩序造成很大的困扰。

 

4、维护成本高

 

一般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的使用手册上明确规定对于小车物流的维修规定,例如:

 

收发工作站每周进行外部的结构检查清洗。

 

车轨每两周进行清洗,每两个月进行检查。

 

运载小车每运行300小时(约1 2天)进行小型检查,每600小时(约24天)进行大型检查。

 

换轨器每两个月必须进行检查、清洗

 

……

 

在质保期内厂家可以负责以上所有的检查及清理工作,在质保期后如保证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的正常使用,对于医院必须要投入专人及相关费用对系统进行维护。形成了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维护成本的高昂。

 

其实在国外,针对轨道车物流系统是否适用于医院就有着各种的争论。在日本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实践后,医院已经认识到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并不适合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下使用。所以在2000年后。日本国内的医院已经将轨道车物流传输系统淘汰,大面积的应用了中型物流搬运系统作为院内中大型物流传送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