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运输 >> 内容

王长君: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结硕果
字号:T|T 2012年11月06日09:37     中国GPS网
  • 日前,2012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在京举行,王长君在会上作主题为《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应用进展与前景展望》的报告,引起记者的关注。

关于目前信息化建设成果,王长君谈到,现已建成全国统一的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其可以开展公安交管的各项主要业务,如机动车登记,驾驶证管理,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处理等,今年上半年还完成了小车、剧毒品运输管理的升级。现在每天有8万多民警操作该信息系统,每天上传的各类资源达230万条,已累计完成机动车登记业务8100万笔,驾驶证业务9000万笔,交通违法业务2.5亿笔,交通事故业务970万笔。

 

城市交通管控方面,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已建成城市交通指挥中心542个,大部分交通指挥中心都建有交通指挥系统,能够实现可视化的决策指挥、控制诱导和信息发布功能。

 

在公路交通监控方面,公路治安卡口监控、公路机动车超速查处、公路机动车稽查不空、公路区间测速等一系列技术和系统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对交通违法取证、肇事逃跑和盗抢车查处、重点车辆管控的能力。通过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的实施,形成了集路况态势监测、态势评估预警、交通协作指挥、应急指挥联动、路网交通诱导等功能的区域公路网交通应急指挥联动平台,提升了公路交通信息共享应用水平。

 

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体系中,有强制性标准35项,推荐性标准66项,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车辆及驾驶人管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交通信息化等主要业务都初步形成系统的标准。

 

王长君认为,目前的总体思路是,以交通管理信息化委主线,拓展、深化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的功能、范围和作用;宜城市、公路交通的智能化管控为重点,结合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城市交通指挥集成平台和公路交通应急指挥联动平台、ITS、车联网等技术在城市和公路管理中理性、科学的研发与应用;加大三个平台(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城市公安交通指挥集成平台、公路交通应急指挥联动平台)和相关技术、产品的工程化、产业化,形成更为完善的技术职称体系。

 

据记者了解,交管综合应用平台、城市交通管控、公路交通管控、技术支撑体系等四个方面将是重点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