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重庆市通过在道路交通日常管理中开展数字化模式,在全市2000多公里高速公路、11.8万公里国省道上逐步安装“千里眼”,成为全市“数字城市”建设一大亮点。
高速集团在二环八射高速路网建立数千个微波、烟雾、视频等检测点,对车辆进行动态监控。
高速公路路况如何,国省道路面是否有破损……今后,市民足不出户,即可获知这些交通出行信息。
近年来,重庆市通过在道路交通日常管理中开展数字化模式,在全市2000多公里高速公路、11.8万公里国省道上逐步安装“千里眼”,成为全市“数字城市”建设一大亮点。
高速公路实现信息化管理
在国家交通部“十二五”规划对高速公路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布局中,重庆市已走在前列。按交通部要求,高速公路须实行“24小时气象预报”和“6小时气象预警”。对此,重庆市高速集团通过与气象部门合作,率先采取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高速公路信息采集,并通过高速路两旁的电子显示屏及时向公众发布。
重庆市高速集团表示,目前重庆市正在参与“基于互联网提高高速公路运行监测和效率提升”课题,该课题涵盖了采集实时温度、能见度、结冰程度等交通气象环境,高速路车流量、流速、是否拥堵等运行状态,以及桥梁、隧道是否安全畅通等各方面信息。
在其他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中,重庆市还推陈出新不少举措,尽可能地采集公路交通信息。比如,针对高速公路路旁固定摄像机覆盖区域不全面,到夜间光照弱时无法获取清晰图像的情况,高速集团通过采取派遣巡查车、指挥车,将可带走的摄像机安放在事故易发点等一系列动态监察措施,保障了路面安全管理。
年内,高速集团将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查询,通过将光纤移至服务区,市民可在服务区内由网络、广播等获取公路信息。另外,在服务区还将安装更多的情报板,保证交通信息网站和微博上发布的最新讯息,市民在服务区能够迅速获悉。
此外,由于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很大,不少超速超载的车辆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目前高速集团正着手在高速公路进出口建立“不停车超速超载预见系统”,通过在路面埋设传感器、安置视频监控设备等信息化管理方式,检测出入车辆是否超速超载。
“千里眼”视频监控路况
某路段发生大规模滑坡等事故怎么办?如何第一时间知晓现场状况?目前,重庆市公路局正在推进“移动视频车”建设,要求每个区县至少配备2辆,目前已有10个区县完成安装。有了这个“千里眼”,虽然全市公路11.8万公里,但只要发生事故,“移动执法车”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现场采集视频信息,后方领导、专家可在千里外及时制定处置方案、车辆绕行线路。
重庆市公路局在国省干道建立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已有7座特大桥梁安装了视频监控。“隧道内如果出现涌水、车祸等事故,可第一时间发现,然后发布信息,采取措施。”重庆市公路局局长岳顺表示,年底前实现对特大桥梁、特长隧道全覆盖。
此外,全市80个治超站点也安装了视频监控,在办公室就可看到治超站是否规范执法。路面平整度如何?路基是否有沉降、有裂缝?被称为“道路医生”的多功能路况检测车目前在重庆市广泛应用,道路是否有“病害”,“道路医生”在路上走一趟,就清清楚楚。目前,这种车主要用于重庆市公路日常检查,一旦发现公路“生病”了,便将情况通报区县,限期整改。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