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运输 >> 内容

交通云促进交通行业转型
字号:T|T 2012年08月14日07:24     支点网
  • 吴王夫差于春秋十年(公元前486)命人开凿邗沟(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阴(今淮安市)段江淮水路,是谓京杭大运河开凿修建的萌芽时期。在经历了隋代的形成期、唐宋的鼎盛期,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杭州也因此逐渐成为我国南北物资运输交换的重要枢纽地带。

吴王夫差于春秋十年(公元前486)命人开凿邗沟(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阴(今淮安市)段江淮水路,是谓京杭大运河开凿修建的萌芽时期。在经历了隋代的形成期、唐宋的鼎盛期,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杭州也因此逐渐成为我国南北物资运输交换的重要枢纽地带。

时间穿越回2500多年后的今天,盛夏的杭州,蝉鸣花香,翁绿的香樟被织白的阳光剪弄成斑驳的光影映照在柏油路上。

在杭州,等待并不是一件难熬的事情。这座智慧城市的管理者们把“安逸”设计到城市的每一个环节里。

交通现状——人物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这句千古绝唱是对西湖美景的最佳诠释。西湖有新旧十景,吸引了全世界众多游人慕名前来。虽然在各景点之间开通了多条游览巴士,但“我的时间都浪费在等车和行进的路上了”仍旧是很多游客的心声。浙江省交通厅信息中心主任韩海航表示:“交通信息化很大一个作用就是如何缓解老百姓的焦虑状态,能安全舒适的到达。把信息化演变成人性化。”

目前,在杭州的多条公交站牌上都配有显示器,并在每辆公交车上装GPS,通过GPS的定位对目的站点进行距离和时间监测,再通过显示器提示乘客下一班汽车还有多久会进站。这样一来乘客可以根据提示的时间来选择是继续等待还是换乘其他的交通方式。

交通现状——物流篇

杭州除了西湖这块金字招牌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招牌——淘宝网。这个成立于2003年5月10日的电子商务网站,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在线商户最多、日访问量、出货量、成交量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目前,淘宝网单日成交金额达19.5亿元,每天的发货量是一千两百多万个包裹,占全国物流行业的60%以上。仅仅一个淘宝网已经让很多物流公司大呼吃不消,不仅仅是出单量大,更重要的是,你永远无法预测这批包裹会被堵在哪里。

韩海航分析了当前浙江省物流行业的现状。在浙江,很多物流公司只有1-2辆配送车,更多依靠汽车租赁甚至是外包给更小的快递公司。这对于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是非常不利的,物流是一个点到点的运输管理行业,如何把每个节点的信息互通起来,实现信息化整合,是对物流乃至智能交通进展的一大考验。

浙江省已经于2年前开通了交流物流枢纽平台,专门为中小型物流企业服务,使中小企业通过这个平台获得很多免费的服务,帮助这些企业成为物流行业中的中流砥柱。

构建智能交通云服务

谈起中国的交通,韩海航用“很有特色”来形容。与国外“一部通到底”的情况不同,国内的交通部门间可谓是“泾渭分明”。因此,想要推广智能交通,进行自动化信息管理,必须要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2011年,浙江省交通厅信息中心开始着手研究交通云架构方案。采用内部私有、外部共有两条路线来实现智能交通云方案。“云本身在中国也是这几年才兴起,但是云到底可以承担什么作用,云在生态上怎么分工,这是今后要考虑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对外公有云的要求比较高,在云安全问题、云服务能力问题、甚至是基于公有云的交通信息服务架构应该如何构建,等等一系列问题,韩海航表示:“很多东西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方法可循,实际上我们感受到的就是投资很多效益很差。”

虽然收效甚微,但韩海航对于国内交通行业的转型及智能交通建设的推广依然信心十足。“交通云实际上是未来比较有发展潜力的一个方向。第一、他可以快速的提供服务,云实际上就是一种服务能力;第二是快速的处理能力;第三云本身有个弹性计算的能力,弹性计算本身也就是云里面很大的一个特点。”举例来说,百姓对于交通信息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如果行进的路段发生了突发事件,百姓或者通过广播或者上网去查其他路线,这样一来对于交通网的访问量承载能力是一个考验。在正常情况下,访问量也许只有10%,但是有可能一瞬间就扩大到80-90%,如果没有交通云的弹性计算,那么网站只有一个结果就是立刻瘫痪。因此,交通云对于现代交通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谈到浙江省交通云的下一步发展,韩海航表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会把已经取得的成果推广出去。现在,在浙江倡导省市两级建立数据中心,通过构建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大存储、弹性计算能力,等等来实现信息共享。数据时交通行业中最重要的一环,由于具有不可预见性,因此交通数据的波动性非常大。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分析出对当时、当地交通有利的数据,制定相应的策略并及时公之于众,云,至关重要。

在没有进行智能云建设之前,浙江交通网的性质更多的是“一张城市的交通名片”,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如今,智能云带给整个浙江省交通厅的收益以及理念转变都很大。现在交通网站已经由一个简单的宣传变成一种服务能力的提升。

韩海航自豪的表示,现在很多市民出行的时候都会到交通网站上看看,甚至会留言给我们,提出一些他们认为应该改进的地方。正是有了关注,才有提出需求,进而督促我们变得更好。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促使交通网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提高了双方的互动性。让百姓的需求更容易被理解,采纳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