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供应链 >> 内容

拜耳:关注可持续的绿色食品供应链
字号:T|T 2012年07月19日10:10     中国经营网
  • 消费者到超市买蔬果,到饭店吃饭,默认所购买或食用的饭菜是符合安全标准的。“但是现在我们下游产业必须关注上游的食品安全问题,这本不是我们该关注的。”俏江南执行董事汪小菲此语略显无奈。

消费者到超市买蔬果,到饭店吃饭,默认所购买或食用的饭菜是符合安全标准的。“但是现在我们下游产业必须关注上游的食品安全问题,这本不是我们该关注的。”俏江南执行董事汪小菲此语略显无奈。

最近,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让人人谈食色变。生产、种植有机、可持续的绿色农产品,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收益,这让不少农民看到了希望。帮助农民科学种植,带动农民致富,正是拜耳“十项计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

“有机农产品并不意味着最终检测农药含量合格即可,重要的是围绕整个种植过程都是安全、可持续的,无论对土壤、水还是农民,都安全,这才是最重要的。”拜耳食品链经理陆元丁说。

关注食品安全,强调过程管理是拜耳关注可持续的绿色食品供应链的重要举措,这颠覆了中国农民的传统作业方式,正成为一种值得推荐与借鉴的新型合作模式。

一体灌溉的示范作用

提起苹果,几乎人人都会想到“烟台红富士”,作为我国苹果的主产区之一,烟台苹果不仅成为国人餐桌上的水果,同时远销国外多个国家。比起种植大田作物,烟台的果农们收益颇高,这让果农们有些自得,不想做出什么改变。

但是拜耳的农业专家们跟踪农民种果多年,深感无奈的是:传统的种苹果方式并不安全,打药没标准,农民自己的防护意识不强。虽然果树收成不错,但无论从品相到残留物检测均不佳。如果在这些地方有所改进,农民的收益将进一步提升。

为了给当地农民起到示范作用,拜耳首先选择了与鑫源果品公司合作,在他们的地中开展种植,实现供应链全程可追溯体系。记者在鑫源果品公司的地中看到,果树间的地里长满了一尺多高的草,“这种黑麦草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制,实现生物多样性,每年能够减少3次果树打药,修复土地,促进苹果根系的微循环。”鑫源果品公司管理部经理彭永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彭永波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果园行间种植了这种黑麦草,一亩地大约需要一公斤左右的草籽,成本约20元钱,通过微喷灌溉的方式,节水50%以上,一年下来每亩节约了1000元的水费。此外该果园全部采用了水肥一体的灌溉方式,将液体肥直接加入管道,比开放式的喷洒农药省肥30%,每亩地又节省了600元钱。这种方式使苹果增产了约20%~30%,最关键的是整个生产过程高效、低毒、无残留,苹果的附加值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