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国内的制造业规模庞大,大型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外资制造企业的进入带来了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推动了国有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但大量的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在较低水平。
随着制造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使信息流能够顺畅地在企业内部流动,整合市场供应链的各类信息,提高企业的采购、生产、库存、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的流水化作业能力,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求迫切。然而,制造业具有产品结构复杂、生产类型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等信息复杂的问题,实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制造业信息化的难点在哪里?中国制造业发展状况如何?如何实现制造业的自动化运维?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卡西亚销售经理尹浩。
据卡西亚销售经理尹浩介绍,目前,国内的制造业规模庞大,大型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外资制造企业的进入带来了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由此推动了国有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推动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但大量的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在较低水平。
制造业信息化十大痛点
1.中国制造业还处于简单运维
制造业制造IT运维还处在简单运维阶段,需要人工干预,例如桌面级的系统故障,例如操作系统安装部署、应用系统部署调试等,而IT运维最终应该达到一种自动化运维。
尹浩表示,这正是卡西亚所提倡的,简单运维和自动化运维有一个衔接,是规范化运维,但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制造企业均处于简单运维的阶段,耗时、耗费人力成本,反而效果很差,用户体验无法提升,以致于IT部门在企业中地位不高。
2.IT部门工作难获认可
在公司中,员工和领导存在对IT部门是烧钱的部门的误解,IT部门的真正价值是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IT部门缺少一个有力的工具,帮助他们从这种简单运维工作中提升出来。简单运维、规范化运维、自动化运维是逐级上升的关系,国内企业需要将简单运维阶段中遇到的问题固化到像卡西亚一样的平台上,通过这个平台,逐渐上升到规范化运维,例如出现OFFICE问题,不需要工程师亲自维修,通过标准运维流程,快速反应,通过半自动方式解决问题。
3.流程未规范化
目前,一线对于规范化、自动化运维的声音非常强烈,一线的员工经常抱怨,他IT知识本身有不足,但必须马上上手,ERP系统很难,使用调试问题频出等,而IT部门工程师仅仅是一次性处理了问题,但遇到问题的本人并不知道这是如何解决的,此外问题是否真正解决难以鉴别,可能短期还将出现同样的问题,以致于各个环节的员工都有怨言。
各个环节没有规范化流程,工程师的工作得不到认可和体现,这是制造业普遍的现状。
4.升级困难
目前,一些已经应用IT运维软件的制造企业也面临升级困难的问题,大部分软件升级均需人工干预,升级过程复杂,且容易出错,导致系统原有的数据出错或丢失,到头来得不偿失,采取不升级的方式,又使软件新的功能无法得到应用。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