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参考资料 >> 信息平台 >> 内容

内蒙古高成本物流的突围之路
字号:T|T 2012年03月16日08:32     内蒙古新闻网
  •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伴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启动和大宗商品仓储用地使用税减半等一批政策陆续出台,社会物流总费用不但没有降低,反而略有升高。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公布的《2012中国物流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幅达18.3%,略高于上年17.8%的水平,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升至18%,而这个数字高于美国和日本一倍。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伴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启动和大宗商品仓储用地使用税减半等一批政策陆续出台,社会物流总费用不但没有降低,反而略有升高。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公布的《2012中国物流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幅达18.3%,略高于上年17.8%的水平,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升至18%,而这个数字高于美国和日本一倍。

《20102015年内蒙古煤炭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煤炭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特点,2009年内蒙古煤炭产量达到6.37亿吨,比2008年增长37%,超过山西位居全国第一。2011年,内蒙古煤炭产量为9.79亿吨,煤炭调出量6亿多吨,占产量的60%以上。

显而易见,对走能源工业发展之路的内蒙古来说,物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脉”。

我区铁路请车满足率仅达40%,大部分煤炭需要依靠公路外运,有业内人士戏称“用高级能源拉着低级能源全国各地到处跑”用日益紧张的铁路、公路等陆路运力,燃烧着国家大量依靠进口的石油产品来运送煤炭。承担着蒙西煤炭外运任务的呼和浩特铁路局,主轴通道运输能力已经饱和,呼和浩特至北京方向的铁路货运量由2009年的1.27亿吨迅速增到2011年的2.2亿吨,其中煤炭运量占到了80%。

高成本的物流已经制约了内蒙古的发展。物流业,向前一步是人生,退后一步是悲情。如何走出一条物流成本下降的路?如何让物流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三利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