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海关“保驾护航” 两岸滚装轮“一帆风顺”
字号:T|T 2011年12月02日09:53     
  • 在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有一艘10层楼高的“巨无霸”大船经常停靠在码头,这就是目前唯一往来于海峡两岸的客货滚装船舶“中远之星”。截至今年11月22日,“中远之星”共航行404航次,运载货物1.14万标箱、旅客7.07万人次,货、客年增幅分别达87.1%和44.6%。自2009年11月21日正式开展客货滚装运输业务以来,运营逐渐步入常态化。它的顺利运营,正是有了厦门海关的“保驾护航”。

在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有一艘10层楼高的“巨无霸”大船经常停靠在码头,这就是目前唯一往来于海峡两岸的客货滚装船舶“中远之星”。截至今年11月22日,“中远之星”共航行404航次,运载货物1.14万标箱、旅客7.07万人次,货、客年增幅分别达87.1%和44.6%。自2009年11月21日正式开展客货滚装运输业务以来,运营逐渐步入常态化。它的顺利运营,正是有了厦门海关的“保驾护航”。

积极作为 推动航线顺利开通

“那段时间几乎每两天就要去一次国际邮轮中心,协调会、现场会开了无数次。”时任业务秘书的关员小吕回忆起客货滚装航线开通之初时说道。

作为第一艘经海峡两岸交通部门批准往返大陆和台湾本岛的常态化定期客滚班轮,厦门海关在监管之初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为此,该关一次次主动走访港口管理部门、联检单位、码头、运营企业等单位部门,听取需求意见,研究监管方案,调整通关流程,优化人力配置。“大到监管堆场的总体设计,小到监管场所的电脑布线,所有关于"中远之星"的细节都要考虑周全。”小吕如是说。


通过业务调研、现场论证、反复协调,在充分吸收了政府、码头企业、船公司及其代理企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厦门海关拟定了既符合实际又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监管通关方案,指定相应科室和联络员负责相关手续办理和通关疑难问题解决,确保“中远之星”顺利开航。

主动培育 拓宽业务市场范围

“由于是新航线,开通初期我们的装载率并不高,为了帮助我们扩大知名度,拓展业务市场,厦门海关先后两次召开大型关企推介会,邀请了近20家生产、物流企业参加,推介客滚业务,扩大我们在厦门企业特别是台资企业中的影响。”厦门中远集装箱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吴清波总经理说。在关企的共同努力下,今年8月、10月,厦门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先后通过“中远之星”开展出口、进口拼箱业务,开辟了对台贸易的又一新的物流通道。

与此同时,厦门海关还充分利用“中远之星”直航台湾本岛、不绕经其他地方的“点对点”优势,积极协助企业全力打造全国唯一对台出口鲜活水产品海上“准空运”通道。该关通过坚持当天递单、当天结关的工作制度,实行24小时预约加班,提高通关效率,有效保障水产品高成活率。“由于船到得晚,海关提供的加班服务使我们节省了近20小时的通关时间,这对鲜活产品来说太重要了!”厦门中远报关有限公司的赖育廷经理说。

自开通“中远之星”鲜活海产品直航通道以来,厦门海关共监管鲜活鲍鱼、牛角蚶累计8860公斤,货值近24万美元,成活率达98%以上。目前通过该通道运往台湾的活鲍鱼已占台湾消费市场的40%。除鲜活海产品外,“中远之星”近期又开通ECFA项下进口台湾新鲜水果业务,在厦门海关的积极协调与支持下,该业务有望实现常态化运行。

温馨服务 便利旅客往来顺畅

作为客货滚装轮,“中远之星”的客运业务也同样得到了厦门海关的大力支持。早在航线开通之前,厦门海关就主动走访船公司及旅行社,就旅客进出境通关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注意事项给予提示,避免旅客因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而影响通关。

随着该航线的正式开通,厦门海关指派专人接受旅客申报和业务咨询,加快验放行李物品;遇有团队旅客加派现场通关引导员,保证通关顺畅;加大对现场关员闽南语、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力度,营造温馨通关环境。

此外,针对“中远之星”载客数量较多、突发事件发生几率较大的情况,厦门海关还特别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