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西山,或再跃“龙门”
字号:T|T 2011年11月29日09:46     昆明日报
  • “要客流,更要停留;要车流,更要货流;要物流,更要节流……”这是西山区政府副区长、昆明长坡泛亚国际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显昌对发展现代物流的新解读。事实上,这位年轻而又有着新思维的官员对现代物流的理解远不止于此。

“要客流,更要停留;要车流,更要货流;要物流,更要节流……”这是西山区政府副区长、昆明长坡泛亚国际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显昌对发展现代物流的新解读。事实上,这位年轻而又有着新思维的官员对现代物流的理解远不止于此。

在接受本报记者访谈时,刘显昌认为,长坡物流园拥有区位、交通和生态优势,土地资源非常宝贵,因此,必须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的理念,告别传统商贸物流业大仓库、大货车的模式,推进西山区商贸物流业大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大转变。

刘显昌说,“两高”理念并非喊喊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到实处,具体体现在产业定位和规划建设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定位方面,重点发展物流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物流业作为一个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既有展示、交易、信息和金融服务、物流总部经济等高端环节,也有仓储、装卸、配送等中低端环节。结合长坡物流园的实际情况,只能重点发展高端环节,建设以商贸物流城为主导,销地型和产地型批发市场为补充的三级流通体系,着力建设物流配送交易网络和信息化管理平台。除保留必要的仓储、配送环节外,其他大量的中低端环节要通过产业链分工和园园合作,放至交通便利、合作良好的周边园区。

二是规划建设方面,重点规划“瘦高型”而非“矮胖型”建筑,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集中规划建设若干形态美观、风格统一、容积率高、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建筑,着力展现昆明市商贸物流市场形象。尽量减少林木的砍伐,将项目布局于山林中、绿荫下,尽量实现园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和谐共存。

“两高”理念也贯彻到招商引资过程中,对投资商的综合经济实力、项目投资指标和规划建设方案均按“两高”标准进行审核,并将“两高”理念融入到园区开发建设的每一个进程中。

两高”并非是豪言壮语。

一家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说,自己的企业是做配送服务的,与长坡物流园发展业态是相符的,按理说是可以入驻,但企业经济贡献率大多徘徊在低附加值、低税收经济链上。因此,在长坡物流园的“两高”规划建设下,自己企业的要么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附加值,通过“入学考试”后申请入驻,要么只有望“坡”兴叹。

类似上述这样的“拒绝”,得到了西山区委、区政府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今年6月,该区召开的产业发展大会上,西山区委书记柳文炜表示,随着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实施,以及昆明市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目标的确立,对西山区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当下迎来的发展黄金期,必须重点抓好“长坡物流园”等8个方面的产业,加快西山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具体来说,就是把西山区建成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力争用几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长坡物流园,到2015年,全区商贸物流企业的销售总额要突破3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500亿元。

据刘显昌介绍,从规划开始,园区管委会就遍发“英雄帖”,广泛征集园区规划建设方案,选择高水平方案。甚至是园区一级开发,园区管委会也会择优选择有实力、有水平的资商合作。对于这一发展方式,一位参与西山区产业发展座谈会的专家理解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借助“外脑”促发展,推进西山商贸物流再跃“新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