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海关总署运用信息化系统科学有效防控廉政风险
字号:T|T 2011年09月28日09:19     中国反腐倡廉网
  • 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行使行政执法权和部分刑事执法权。海关总署、直属海关、基层海关分别履行决策指挥、运行管理、实际监管的职责。

 
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行使行政执法权和部分刑事执法权。海关总署、直属海关、基层海关分别履行决策指挥、运行管理、实际监管的职责。驻署组局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和海关总署党组的部署,利用海关执法标准化、流程规范化、作业信息化、系统网络化的优势,在深入排查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风险点的基础上,组织研发了“海关执法廉政风险预警处置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于2008年4月开始在全国海关推广应用。全国海关应用该系统防控廉政风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系统特点
该系统设置了风险提示、风险监控、风险处置、组合查询、应用评估、廉政评估、综合报表,以及自选外挂、领导关注、我的关注、安全维护、信息服务等12个模块、240多项功能,有四个特点:
(一)着眼内控,由事及人。以关员、岗位和部门为对象,以流程衔接、岗位操作、岗位分离、公务回避、工作时效、执法期限、关员办理工作对象业务的集中度为防控切入点,事人并重,见事见人。
(二)功能实用,链条完整。风险提示模块监控82个风险点,风险监控模块监控78个风险点,加上风险处置、组合查询、应用评估、廉政评估和信息服务等模块,使监控环节紧扣,管理链条闭合,风险信息共享。
(三)领导主用,责任明确。目前授权用户10826人,约占全国海关人数五分之一。科长以上各级领导干部是系统应用主体。业务职能部门以此作为职能监控的主平台。专门监督部门借以开展日常监督,并对业务职能部门监控效能和基层单位自控情况实施再监督。
(四)预警实时,使用便利。风险参数事先预定,风险数据隔天提示,异常情况当天处置。“自选外挂”模块为基层监控特有业务执法活动提供接口,“领导关注”、“ 我的关注”模块分别满足厅、处级领导干部和现场科长重点监控的个性化需求。
 二、应用成效
(一)内控监督效能有效提升。海关总署党组把该系统确定为海关系统内控风险的统一平台。各级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基层单位用户应用该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控基层单位、分管部门业务基础工作情况,掌控每位现场关员执法执纪状况,掌控在落实政策法规、把握执法尺度、执行操作规程、遵守执法时效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发布处置单予以处置,前移关口,纠偏堵漏,规范行为。同时,把该系统与各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能评估信息平台综合应用、联防联控,使防控微观风险与防控宏观中观风险紧密结合,守住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防止执法问题演变为廉政问题、个别问题蔓延成普遍性问题、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增强了内控监督的整体效能。内控中注重发挥系统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由小及大”,利用该系统微观风险监控结果,举一反三,延伸监控同类业务执法风险,形成“点面结合,一点监控,个案突破,全线核查,全面规范”的预警处置机制;二是“由大及小”,利用职能评估系统宏观中观风险监控成果,再运用该系统印证、排查和处置微观风险;三是“由外及内”,利用职能评估系统对企业、口岸、商品通关活动的监控分析成果,再运用该系统延伸监控关员执法行为;四是“由内及外”,利用该系统监控岗位、关员风险成果,再运用职能评估系统延伸监控企业、口岸、商品通关活动,促进监管、税收和打击走私工作。
三年多来,全国海关应用系统发现异常数据106.76万条,核查问题19.9万个;制发并办结风险处置单17.4万份;推动建立或完善制度规范913项;补征和追缴税款16.43亿元;发现并移交走私违规案件线索1364条,涉及货值27.81亿元。例如,黄埔海关建立该系统和外部风险管理系统“双轮驱动、双析双控”的运行机制,在通过外部风险管理系统发现走私违规等重大风险后,专门监督部门应用该系统跟进排查海关内部的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该关监察室针对2010年6月新港海关查获伪报笔记本电脑骗取出口退税的案件,应用“现场挂号与接单比对异常分析”、“删单操作分析”和“查验时效分析”等功能,调取、分析风险数据,查实了8名关员违规审单放行、布控率过低、布控后删单等行为,给予5人行政处分,追究了4名领导干部责任,并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规范和加强管理。
(二)惩戒预防作用有效发挥。通过应用该系统,掌控关员廉政动向,厘清关员执法责任,查证违规违纪违法事实,核实信访举报线索,锁定高风险岗位和人员,从而教育和保护了干部,预防和震慑了违纪违法行为。一是对轻微违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组织处理。三年多来,全国海关应用系统排查、处理作风效率、业务差错、违规操作等问题1.1万多个,对6070人次采取了谈话告诫、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岗位调整等措施,纠正了一批违纪苗头和行风问题。二是对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依纪依法追究责任。7个直属海关应用系统查发违纪案件11件,涉及33人,给予纪律处分28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5人。例如,2009年4月,上海海关监察室在配合检察机关查处关员曹某受贿案时,深入分析案情特点,主动扩大监控范围,应用系统“报关单通关时效分析”、“现场接单时效分析”和“进出口舱单核销分析”等功能,查清了5名关员绕开挂号系统接审“私单”并收受贿赂的违纪事实,给予当事人纪律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三)反腐倡廉合力有效增强。业务现场科长应用风险提示功能对关员执法守纪情况进行自控,隶属海关、直属海关职能部门和监控用户应用风险监控功能对基层自控情况进行监控并复核,各级领导干部应用“领导关注”等功能对所分管单位及业务系统监控处置风险的情况进行掌控和督查,驻署组局、直属海关纪检监察机构应用廉政评估、应用评估等功能对下一级单位应用系统的情况进行定期考评、通报,关注和监督高风险人员、岗位和部门。通过职能监控与基层自控上下联动、专门监督与职能监督相互促进、系统应用与绩效考评一起开展,使各个管理层级和各级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关员依法行政意识得到强化,各级职能部门履行廉政建设职责和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有抓手、可考评,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执行力,形成了反腐倡廉工作合力。
三、实践体会
我们感到,运用“制度+科技”的理念研发应用信息化系统,综合发挥反腐倡廉制度的保证作用和科技手段功能高效、定位准确的优势,使执法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更具刚性,廉政风险识别、监控和处置更加实时,廉政风险防控与执法风险防控更趋同步,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更有力度,纪检监察机构组织推动廉政风险防控有了抓手,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与业务建设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