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未来,当先进的信息技术日益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后,嵌入进电网、桥梁、公路、交通工具、供水系统等各种物品中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向人们源源不断地发送各种感知信息,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形成一张巨
展望未来,当先进的信息技术日益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后,嵌入进电网、桥梁、公路、交通工具、供水系统等各种物品中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向人们源源不断地发送各种感知信息,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形成一张巨大的信息网络,数以亿计的物品可以被人类动态管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交互和协同将达到更高的效率,技术变革又一次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划时代的变化。
一个智慧无处不在的“智慧江门”的宏伟蓝图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在江门市通信业发展过程中,一直起到“脊梁”的作用。
未来,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逐步深入和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将以全新的多业务、多网络、多终端融合及价值链延伸,为客户提供便捷、丰富、个性化、高性能价格比的综合信息服务,全力助推“智慧江门”,更好地实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助推侨乡科学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
“智慧江门”的畅想
● 车辆管理
车辆调度:提供派车管理、安检记录等功能,对配备车辆实现订单的灵活装载。
车辆管理:管理员可以新增、修改、删除、查询车辆信息,并且随时掌握每辆车的位置信息,监控车队的行驶轨迹,同时可避免车辆遇劫或丢失。可设置车辆超速告警以及进出特定区域告警。
● 人员管理
监控外勤人员实时位置信息以及查看历史轨迹;划定告警区域,进出该区域都会有告警信息,并可设置电子签到。
● 订单管理
公司话务员接到客户取货请求后,录入客户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客户信息,管理员可查询或修改该公司的订单。
● 派送任务
通过GPS/GPSone定位某个区域范围内的派送员,将订单任务指派给最合适的派送员。派送员通过手机短信来接受任务和执行任务,系统还提供条码扫描和上传签名拍照的功能,提高派送效率。
● 统计报表
可按照区域、网点、外勤人员、订单状态分类统计每日、每月的数据;输出报表的形式多样化,可提供HTML、PDF和XLS等多种格式的报表,加强企业管理。
● 系统管理
可进行物流公司的机构信息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功能菜单管理、工作流程定制等管理等,从而使物流工单的处理过程规范化,提高管理质量。
新闻链接
“物流e通”功能强大
“天翼”手机会“告诉”物流公司老总,公司车辆现时行进到什么地方;CDMA手机同时会“提醒”司机车上装载的是什么货物,车上的东西要送到什么地方、取货的是什么人,目前要去取货的地城市在那里;一个短信可以帮司机得到公司的坐席人工的下单,一条信息可以帮司机获得即时行车定位导航……这不是明星导演们导出的科幻大片,而是物联网时代智慧物流真实写照。
物流e通
江门开花结果
杨先生是江门市一家大型物流公司的老总,以前出差在外时总要通过长途电话管理公司的仓储、物流工作。现在,他只要通过天翼手机或者便携电脑,通过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的宽带或移动通信网络,就能实现实时的视频监控。
如果高科技只是给大家勾勒一个美丽的童话,而不能变成现实的话,那么任何技术便都失去了意义,物联网中的物流管理亦是如此。只有让用现代的通信技术广泛深入到现代物流业的方方面面,才能让“智慧物流”真正地来到我们身边。目前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广泛推行的物流e通,在江门市不仅仅局限于几家大的物流企业,现在,在一些很普通的小型物流公司以及需要对外勤人员和车辆进行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等,近半年来到处都可见它的身影。
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基于覆盖广泛的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率先针对江门市的物流企业度身定做“物流e通”行业应用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外勤人员、车辆的实时定位跟踪,助力物流企业实现人、车最高效调度,提高运营效率,节省运营成本,打造“智慧物联,低碳物流”。本报记者在江门市一家大型物流公司中见到,公司的坐席揽货业务员在货物揽收阶段,一位业务人员手里拿着一台CDMA“天冀”的机,在办公区外边行边办公。无论他行走到什么地方,身处何地,他都能通过手机进行远程登录公司系统,用手机随时随地下载新的配送任务,并随时准确反馈揽货的业务情况。而在公司物流管理办公室,移动办公的工作人员也可以用手机了解到公司正在路上运行的车辆工作状态。当公司外出收货的车辆回到公司指定的货场,业务人员可以使用手机拍照条码,自动采集货单号,实现货单号码的扫描,并能以最快的速度上报货物名称、取货人和目的城市等信息。此外,在运输阶段和投递阶段也都可以实现监督和管理。
据悉,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积极围绕江门市建设“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的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借助中国电信在通信领域和IT领域的专长,利用中国电信天翼3G网络强大的定位和信息技术优势,针对物流运输业、制造业、服务业打造了“物流e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准确高效的人、车、货定位与调度的综合信息解决方案。
物流e通
实现智慧“物、网一体”
“物流e通”对于广大普通读者来说,到目前还是一个较陌生的技术名词,到底什么是“物流e通”?在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一位资深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物流e通”指的是运用自动识别技术、移动通讯技术、GPSone 定位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并基于CDMA手机进行嵌入式开发实现的一套物流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该方案服务于物流公司的一线业务人员的移动中任务管理、数据采集、数据通讯等工作,为物流行业提供集语音、数据通讯、定位、拍照、扫描等5项重要功能于一身的全能终端整体解决方案。
简单地说,“物流e通”业务可分为物流数据采集、物流业务管理、自导航和第三方定位等四大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远程登录进行用户身份认证、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下载新任务、最快速度上报货物、取货人和目的城市。同时,还可以进行运单、货物的实时跟踪及查询。此外,运用 GPSone 定位,GIS 技术和智能路由,TTS 语音自动合成等技术,手机将变成为一个GPS导航仪,通过后台可以跟踪定位手机,这样对于外勤人员和车辆,物流公司总部就可以实时监控。
“物流e通”可以满足物流快递企业快速处理业务、管理外勤人员、随时掌握货物状态、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的需求,而推出的综合信息服务,通过CDMA网络随时将货物收取、配送等任务信息传递至外勤人员手机终端,并由外勤人员实时将货物信息回传企业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的运营管理与信息分析,有效提高企业效率、提升企业形象。
此外,“物流e通”还可与物联网的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联结起来,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与现代物流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
区位优势
奠定“物流e通”发展基础
江门市是粤西乃至中国大西南通往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交通枢纽,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传统产业转移最有利的地区和珠三角西部大物流中转区。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30公里,总长度居全省地级市之冠,全国地级市第二位,与港澳及周边城市形成1个半小时的经济生活圈。已开通6个港口,其中新会港、台山广海港均是国家一类口岸,银洲湖水域是珠江水系八大出海口中除虎门外唯一可以通航万吨级海轮的水道,具备建设30万吨级深水港条件的台山广海湾及川岛区域现已进入勘探规划阶段。随着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珠三角城际轻轨等重大项目兴建,江门市衔接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通道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正在提速,这为江门市物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江门市作为珠三角规划中的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大力发展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2009年江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增长15.6%;2010年物流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5.8%。2011年预计比去年有所增加。据中国物流权威机构推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则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000亿元以上,可以增加1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因而,在江门市物流行业的发展中,加强新型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物流管理的合理化,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意义重大。
物联网
使“物流e通”走上快车道
物联网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新的网络,或者可以这么说,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物流行业具有典型的联网性、移动性、协作性,业务过程需要频繁的信息交互,对通信以及信息技术的需求较高,市场空间巨大。
据统计,我国每年物流行业在途司机的移动通信收入达200亿元,车辆定位的业务收入达到42亿元;但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存在信息化程度低,建设力量薄弱,以外购为主的问题,物流行业信息化提升需求迫切,且市场空间广阔,为物流企业实现全业务流程的透明化管理,最终实现物流与信息化的统一则显得更加关键。
作为物联网产业中的重要一环,中国电信也乘着天翼3G的"东风"正积极地布局物联网。
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曾表示,发展物联网离不开互联网、移动网等通信网络,这些正是中国电信的特长和优势所在。无论是网络资源,还是业务产品,甚至服务渠道,中国电信都具有先天优势。中国电信是全球最大的网络资源拥有者,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光通信网络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具有大容量、广覆盖、高可靠性的明显优势,也意味着中国电信的用户将是最优先使用物联网的人群。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了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大力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成果。在服务和应用上,中国电信将结合自身已有的产品,根据社会信息化需求发展和创新,逐步在“商务领航”、“我的e家”、“天翼”等品牌内填充与物联网相关的内容,重点关注环保、农业、交通、能源、物流、城市管理等应用领域。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