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运输 >> 内容

车载信息服务市场起步前景诱人
字号:T|T 2011年02月16日09:13     中国电子报
  • 编者按:车载信息服务业不容小觑,它是未来有可能超越整车产值的一大产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科技司,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卫生部医政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等部门的指导下,由车载信息服

编者按:车载信息服务业不容小觑,它是未来有可能超越整车产值的一大产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科技司,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卫生部医政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等部门的指导下,由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上海国际汽车城、中国电子报社共同主办的“第一届车载信息服务产业高峰论坛暨展示会”日前举行,来自80余家车载信息服务产学研用单位和10余家整车企业的相关人士以及2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车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与趋势、应用与标准、运营模式等产业面临的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中国电子报》根据会议内容,并进一步深入补充采访,推出“车载信息服务专辑”。专辑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需求与示范工程篇(7版)、标准篇(8版)、运营模式篇(9版-11版),以飨读者。

未来交通信息服务呈现的趋势为:一是提高对基础设施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三是努力实现货运系统管理的智能化以及物流系统的应用。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琪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行业网络基础设施更具规模,二是智能政策和交通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三是交通运输基础信息资源库逐步完善。

目前在以下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一是路网监测密度和实时性不断提高;二是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三是智能车路研究取得突破进展;四是大中型港口普遍建立了物流信息平台,集装箱电子标签航线正在推广应用;五是实现了公交运营监测、调度、出行服务的智能化;六是在海量交通数据分析处理方面取得初步进展。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需要建立交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可进行交通管理、公共交通、货物运输、电子收费、公众服务、电子政务、应急指挥等。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开始走向大范围应用并形成了产业。交通运输部还组织开展跨省市路网管理、调度和应急处置工作,目前连接10多个省市的部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会商系统已经初步建成。

目前交通信息服务逐步开始提供,比如基于数字地图和GPS的静态车载导航已经进入大面积应用;各种交通信息服务包括路侧的、个性化的服务都在探索和应用中。同时,还将充分利用物联网的有关技术,并与现有的公交运营、调度系统相结合,实现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感知、状态监测、调度和管理。

随着市场需求走高,未来交通信息服务呈现的趋势为:

一是全面提高政府有关部门和管理单位对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国家战略基础设施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包括研发新一代低成本交通信息获取技术与装备、研发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基础设施状态获取技术与装备、开发和建设覆盖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路网运行监管与服务系统等。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对国家高速公路网和重要国省干线公路的可视、可测和可控;路网正常运行时可为出行者提供广域路网信息服务;在遇有灾害和突发事件时,能够对路网实现调度管理和应急处置。

二是加强可普及的、实用效果好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包括:建设基于位置的推送式全国交通信息广播系统;应用下一代宽带通信技术和广播技术提高交通运输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努力实现货运系统管理的智能化以及物流系统的应用。

三是努力实现货运系统管理的智能化以及物流系统的应用。通过传感器网络和RFID的应用,实现对车辆、船舶、危险品及冷链运输的监管、辅助管理和提高平衡运输能力;实现无缝的端到端物流链。

车载信息服务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下一代交通信息服务是:可应用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状态获取传感器网络,可基于传感器和通信进行车辆自组网和车辆信息交互,可对海量交通信息提取计算以及道路交通系统自组织。而基于5.8GHz的交通专用短程通信是与安全相关的智能车路与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可进行道路环境信息实时探测与发布,以及事故信息实时探测、发布和车车通信。下一步我们将以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身份加入车载联盟,并进一步开展相关领域的技术与标准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