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1000多万成长型企业中真正建立独立网站的企业只有37%,而这37%中,有85%的网站仅仅是能够支持普通的宣传和查询信息,还没有真正开展交易。换而言之,成长型企业信息化现状并不乐观,其信息化发展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1000多万成长型企业中真正建立独立网站的企业只有37%,而这37%中,有85%的网站仅仅是能够支持普通的宣传和查询信息,还没有真正开展交易。换而言之,成长型企业信息化现状并不乐观,其信息化发展也并不理想。
在刚刚结束的“成长型企业信息化服务研讨会”中,伴随成长型企业发展11年之久的中企动力认为,成长型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是一次个性需求与共性服务碰撞的过程。
一方面,成长型企业的特点是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不仅数量繁多,而且种类也极其丰富。单就制造业而言,就分为30个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若干小类,而各行业各类别的企业由于其产品特性不同,面向的客户群体不同,同时,一些企业还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因此,他们对信息化的需求也不一样。
另一方面,成长型企业个体规模较小,缺乏人才、资金,资源有限,因此,对信息化运营商的服务具有较强的依赖心理;但同时,其外部竞争环境恶劣,自身发展方向经常调整,业务多变,因此,与大型企业相较,成长型企业更需要灵活机动,能够随时按需求改变方向的信息化服务,其个性化需求格外直接。
也正是由于这种需求,使成长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复杂度高,利润却没有大型企业多。所以造成大多数信息化运营商往往对成长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修改模版为主,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共性”的服务,也忽视了成长型企业业务多变的根本特点。
对信息化运营商而言,这种个性化的需求逐步成为对自身能力的严苛考验。以中企动力为例,在十几年的过程中,中企动力一直对于其服务的成长型企业采用“定制”的方式提供服务,即客户有什么需求就帮助客户做什么,但是一段时间后,中企动力发现随着客户数量的不断增长,客户的服务成本也越来越高。这也是大部分信息化运营商采用“共性”服务模式的最大原因,但这种“共性”服务模式却使得越来越多的成长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做功”。
因此,要切实推动成长型企业信息化发展,就必须打破“共性”服务模式,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中,寻找一种“个性化”服务的新模式。
中企动力几年前开始启动电子商务云平台的规划,希望最终能够满足大多数成长型企业的信息化个性需求。由于每个企业的变化都很快,如果给每家企业都提供单独定制的“个性”服务,是没有办法成规模化的发展,而且对于每个企业来讲,它的投资也会非常高,这无疑是不适合成长型企业“低投入”需求的。因此,中企动力认为,必须用平台化的方式服务于成长型企业。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