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工信部关注IBM智慧地球概念炒作与信息安全
字号:T|T 2010年05月25日10:36     华夏物联网
  • 工信部已经关注到近期中国信息化建设正陷入的新一轮概念炒作中,并对IBM炒作概念的做法有了警惕。IBM的“智慧地球”战略在信息安全等领域引起国家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部分专家甚至相关部委正在重估它在一些地方城市

工信部已经关注到近期中国信息化建设正陷入的新一轮概念炒作中,并对IBM炒作概念的做法有了警惕。IBM的“智慧地球”战略在信息安全等领域引起国家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部分专家甚至相关部委正在重估它在一些地方城市的部分项目建设。

IBM“智慧地球”战略与美国国家战略挂钩,如果顺利介入涉及国家机密信息的领域,中国铁路、公路、电力、水利、油气管道、金融领域的动态信息将很可能被其获取,并可能进而被第三方利用。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编撰的一份报告《IBM“智慧地球”的认识和思考》中提到,当全世界互联成一个超级系统时,“系统安全性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如果中国在建设“智慧地球”的过程中,不能坚持“自主可控”原则,国家风险将会凸显。

重估“智慧地球”战略的安全性是一个方面,另外还有产业问题。《IBM“智慧地球”的认识和思考》这一报告中称,“智慧地球”概念是经过精心谋划、充分准备、周密部署后推出的。确实没有竞争对手可以在传感器网络、云计算、超级计算、软件服务化、数据整合与挖掘领域胜过IBM。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近日表示,美国试图用它的信息网络技术,小到控制一台计算机、一台发电机,大到控制一个行业,控制各国的经济。所以,对于外国这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战略,我们既要有启迪,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受制于人。工信部一位内部人表示,智慧地球概念很华丽,但出现泡沫,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智慧地球”战略真正诞生于2009年1月28日。该战略定义大致为: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物相联,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其整合,实现社会与物理世界融合。这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也是理想的信息化图景

物物相联的信息,通过云计算技术处理。谁能控制云计算,谁就能控制信息的“主权”。而云计算的基础则是服务器与存储技术,中国并不是这些领域的技术与市场掌控者。这不是简单的安全问题,而是一个信息主权的问题。如果某些系统留有“后门”,对整个社会都将带来危险。

去年2月,IBM为中国定义了“智慧地球”六大推广领域,即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智慧银行。上述报告中表示,IBM针对中国所定义的六大市场,均是资源丰富、资金充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如果IBM凭借‘智慧地球’大规模获得了这方面的项目资源,我国将会被IBM高附加值产品消耗掉大量资金资源,严重削弱我国对本国企业的扶持力度,深刻影响我们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效果。

一年多来,IBM在中国的“智慧地球”战略推进有条不紊,并已中标多个重大项目工程。比如,沈阳、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此外,IBM还在济南等地设立了专门的项目团队。2008年10月,IBM甚至对青岛海信网络公司进行投资,以强化智能交通市场的布局。

目前在信息化建设上,无论是“智慧地球”还是物联网,都应该关注具体应用与安全问题。目前蜂拥上马的许多项目,透露出地方政府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