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论文 >> 内容

50万撬动7000万带来的思考
字号:T|T 2009年12月31日10:55     辽沈物流
  • 50万撬动7000万带来的思考 ----北方交通物流业务外包纪实 一、大而全的民营企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及各项事业大

        50万撬动7000万带来的思考
                  ----北方交通物流业务外包纪实


一、大而全的民营企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及各项事业大发展的时期,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他们是中国经济发展大潮中最活跃的主力军。他们经过多年打拼市场,从中领悟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真理。企业要想存活下去,就得先做大,要不然就得被别人吃了。

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起家于道路划线涂料的研制和生产,发展于道路交通领域的机械研发及制造。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是一家拥有6大类30个产品方向400余种产品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是沈阳装备制造业示范园区中的骨干企业。

北方交通是沈阳拥有最大土地面积、最多产品种类、最多科研人员的大型集团化民营企业,创立时即确立了研发、设计、制造、运输、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经营方向。也正因此,北方交通是沈阳工业领域中不多的,具有完备服务功能和运作体系的大型综合企业。

二、自给自足的发展思路

随着企业不断成长、扩大规模,组织结构不断复杂和增多。比如,生产系统全部制造任务自己完成,没有外协业务;经营系统在全国下设30个售后服务点,年投入近400万元运作费用;研发中心下设研究所、培训中心、设计中心、制图中心等部门;供应系统有采购部、运输车队、外联部、询价部等部门;行政系统下设管理自营食堂、自营通勤车队、行政外事车队,等等。

白手起家的总裁曲凯有着极强的个人魅力,当年他艰苦创业,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成为追随者的精神信条。在北方交通,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举个例子,2005年,企业总裁曲凯到德国、美国、日本等国考察,回国后将引进后再创新的某型号的热墙养护车技术实施产业化。当时,有一项特殊技术只有某国外企业拥有,可他们的转让价格贵得吓人!谈价格不成,技术专家出身的曲总下定决心自已研发。半年后,研发和测试成功,总共花费300多万元。半年时间,他们错过了十几家客户的订货。

再举个例子,2007年10月,企业员工总数从800人猛增到1700多人,午饭成了问题!曾有1个多月时间,好多员工骑自行车、打出租车、自驾车前往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央大街16号的工业园区上班。起早贪黑辛苦不说,很多人还要自己带饭盒、吃凉饭。这一困难也没有难倒北方交通。厂工会和后勤部联合行动,1个月的时间,两个可供2500人吃午饭的大食堂投入使用,近100人的食堂服务流水线正常运转。两个食堂的厨师们暗地里较劲儿比试厨艺。

总之,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做成,不依靠别人、肥水不流外人田成了企业中每个人心中的做事标准。

三、大象遇到挑战

以综合实力为核心竞争力,北方交通迅速发展成为国内令人瞩目的行业明星,产品远销国内外。然而,十几年之后的2007年,当产值规模和销售收入近20亿元,企业拥有了遍布全国30个省市地区和多个国外合作伙伴的营销网络,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员工总人数超过1800人时,伴随企业快速成长、扩张所带来的问题暴露出来。其中,最让人头疼的是原材料供应与生产之间的矛盾。

比如,供应系统100多名员工,其中采购部有20多人。销售形势蒸蒸日上,采购部经常面临这种情况:1周的时间,完成上百台底盘、千吨钢材及其他数万种零部件、辅助材料的采购,要联系近千个厂家,完成询价、看货、定制、对方备货、付款、发货、运输、取货、验收入库、出库等一系列繁杂工作,时间急迫不说,光是筹集和调用巨额采购现金对企业来说就是天大压力。那年5月,压在韩总监手里的追加采购任务单多达20张,老韩急得心脏病犯了,赶紧服了速效救心丸。企业快速增长的态势和喜人的销售形势对企业原有生产、供应系统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提出挑战!

四、50万,给你一个支点

2008年,沈阳市政府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引导政策,其中一条提到“鼓励企业深化主辅分离”,鼓励工业企业将主要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政策文件由市政府、区政府传达到北方交通,这条政策引起曲凯总裁高度重视。他立即召开供应系统和生产系统管理干部的紧急会议,传达了这项政策,并在会上表示,我们企业的做法符合政府政策的引导方向,这说明我们的做法是先进和创新的,所以,你们一定要和采购供应商、运输服务公司合作好,把这项尝试坚持到底。

原来,在一年之前,北方交通为了解决原有供应系统的问题,已经提前进行了部分采购及运输业务的外包尝试,并且尝到了甜头。政府的政策给了北方交通以信心和决心。

2007年8月,采购部刘部长的老搭档,北方交通最大的钢材供应商,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伊藤忠商社传来消息,他们想和北方交通建立长期合作,想成为北方交通的采购业务及相关服务的外包商。双方洽谈后达成一些初步意向,如果合同签订了,将意味着从此后,北方交通70%的钢材采购业务交给伊藤忠商社,并且涉及的询价、定货、跟踪、发货、外埠运输等环节都由伊藤忠负责,不仅如此,伊藤忠给予了北方交通30天账期。此事被提上公司高层会议,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财务测算,北方交通决定与伊藤忠签定外包合同。之后,北方交通的几笔定单都因伊藤忠的支持而按时完成了采购任务、生产任务,按时、按质交货,客户非常满意。

还有一件事。以前,运输车队二十辆运输专用车,30名员工,运输任务忙时车辆根本不够用,往往临时花高价从外面租车,费用高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某个月运输任务不多时,车辆和人员的工作量就不饱满,车队员工的工作纪律也是个问题,有的司机有的给关系比较好的车间帮忙在厂内运原料,车辆乱停放,有的则溜出去干私活。这给生产系统、保卫部和人力资源部带来很大的管理难度。运输部一年人员成本开支60万,管理成本20万,车辆维护费用也要50多万。另外,每年因临时追加生产任务、客户额外要求等情况而产生外租、外雇运输费用300多万。

有了与伊藤忠商社合作的初次尝试,采购部刘部长灵感突来,为何不将运输业务也试试“外包”呢。他与打过交道的沈阳本地几家运输公司谈了想法,对方非常高兴,表示愿意与北方交通合作。

有了以上基础,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试合作,效果都不错,各项成本费用确实节省了不少。当2008年沈阳市政府出台引导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北方交通从中解读到与自身业务相符的条文。于是,坚定了推行外包的决心,并在2008年与伊藤忠等几家采购供应商、辽宁几家运输公司签定为期一年的外包合同。

五、架好杠杆,50万撬动7000万

经过一年的尝试性合作,企业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获得提升,完成订单速度提高,核心竞争力整体得到提高。节约原材料采购成本5300多万元,节约运输费用成本280万元;减少人员开支217万元;减少车辆维护费用30万元,节约生产用流动资金580万元。生产周期平均缩短23%,存货、流动资金、产成品等周转率也有不同程度加快。另外,企业库存成本下降33%,库存量大大减少,对缓解企业资金紧张起到重要作用。综合各项指标,通过实施物流业务外包,实际为企业创造间接经济效益近1亿元人民币,节省成本费用7000余万元。

从创造社会效益角度看,北方交通通过将物流业务释放到社会,间接为沈阳市服务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拉大了本地产业链,完善了产业链配套服务功能,拉动了服务业税收的提升,提高了服务业的就业能力。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优化了地区产业结构,实现了“专业人干专业事”。
   

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看,供应系统、生产系统之间的管理流程比以前顺畅了、简单了、沟通环节减少了,沟通时间节省了,并且沟通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也消除了。采购部从20多人减少到7个人,采购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精力规划采购计划、收集信息,与采购外包商沟通,他们更从容、细致地把尚未外包的采购业务做好,使企业的库存和生产供应之间配比更加合理,减少了库存量和库存占用资金。

现在,曲凯总裁对“外包”这件新事物有了新的认识,对工业与服务业之间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所发挥的巨大能量有了新的认识。2009年,北方交通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主营、辅营分离,继续外包的思路,同时,企业还将加强信息流的管理,使信息流有效服务于物流运作。2009年是北方交通实现“百亿企业规划、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知名品牌”的关键之年,“与合作伙伴共赢、促进沈阳工业与服务业和谐发展”是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标识,而服务业为工业提供服务,形成工业反哺服务业的良性循环,也是实现强国之路的重要手段。作为工业领域的民营企业,北方交通进行这样的探索也是在摸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办法。国家提倡创新发展,北方交通将物流业务外包也是一次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