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论文 >> 内容

大连港:寻找与世界的差距
字号:T|T 2009年12月31日10:52     辽沈物流
  • 本刊记者 鲍勃 2009年夏季达沃斯年会,大连港集团总经理孙宏在“大萧条的教训”的讨论中担任引言人。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他的一言一行格外引人关注。 会上,孙宏思维缜密、观点犀利、一口流利的英语给外界留下深刻

本刊记者 鲍勃 2009年夏季达沃斯年会,大连港集团总经理孙宏在“大萧条的教训”的讨论中担任引言人。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他的一言一行格外引人关注。

会上,孙宏思维缜密、观点犀利、一口流利的英语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论坛,寻找企业差距就是我的目的。”

“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大连港就有多大的码头。”不容否认,有着110年发展历史的大连港已跻身于世界一流大港行列。然而相比之下,人们更容易被孙宏“寻找差距”的勇气与坦诚所打动,正是这种对危机的睿智管理成就了今天的大连港。

金融危机“狙击战”

2008年,源自大洋彼岸的一场次贷危机,引发了蔓延全球的金融海啸。对港口而言,它比自然界中的海啸有着更强、更持久的杀伤力。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港口货物吞吐量回落、投资规模萎缩……承担全球80%贸易运输的航运业受到重创。

作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外贸口岸,大连港的吞吐量一直稳步增长。然而,金融危机的到来却让局势急转直下。据孙宏介绍:“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集装箱从连续二三十年20%左右的快速增长,一下子就变为负增长20%,一正一反就差了40%。”

就在外部需求下降、利润下滑、企业现金流短缺的紧要关头,大连港决策团队在冷静分析后找到突破口:外贸虽然有下滑,但是国内的需求逐步在恢复和增长,在内贸集装箱发展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据了解,多年来,大连港一直承担着东北地区90%以上的外贸集装箱运输任务,而在内贸集装箱方面并未形成规模优势。

随后,在大连港的积极争取下,内贸集装箱运输企业中谷新粮公司将大连港作为其环渤海运输的中转港,开通了大连至上海、宁波的内贸集装箱航线;大连港又与船公司合作,相继开通了至黄浦、温州的直达航线。不断延伸的集装箱内贸航线与大连港利用设立在沈阳、长春、吉林的内陆干港,为客户搭建起了低成本的物流网络,吸引了大批东北腹地的内贸货源在大连港集聚。

2009年,大连港将内陆适箱货源开发、“散改集”、“杂改集”、中转业务以及船公司运力航线布局调整等作为内贸集装箱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为内贸集装箱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截至2009年8月,大连港内贸集装箱已完成60万标箱,同比增长达32.8%,转“危”为“机”。大连港集团已在内贸集装箱业务上取得了突破。

大连港集团在危机到来时选择以企业社会责任为重。就在众多物流公司纷纷减薪裁员时,大连港集团作出“不降薪、不裁员”承诺。应对危机,大连港集团与职工、客户、船公司抱团取暖,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且卓有成效。“鉴于港口的建设周期较长,我们首先适当控制投资的进度,减少了在集装箱码头方面的投入。”孙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连港集团与大客户抱团取暖,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增值的服务:如为货主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与铁路部门、航运公司等一道提高服务附加值等。同时,他们还下大下气力控制内部成本,积极融资,保证现金流运行不断。

大连港人相信国家的力量,借力振兴规划对中国经济的调控与扶持,是他们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又一支撑。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8月大连市提出要将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大连港集团决策层在详细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后判断: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将拉动钢铁和矿石运输的需求,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回落,国家将加快原油等能源产品的战略储备步伐,这些,都为港口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

如今,全球经济回暖、中国经济触底反弹,外部经济环境持续向好,港口业务量回升。除了内贸集装箱的亮点外,大连港集团现已投入使用的3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30万吨级的矿石码头、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大连汽车码头等都呈现出吞吐量逆势上扬的态势。而今年1月的大连港吞吐量还处于下滑状态,但到一季度结束时竟已实现同比增长6.2%,成为当时国内规模以上港口中为数不多的保持增长的港口之一;上半年港口吞吐量更是首次半年内超过1亿吨,同比增长11.1%,增幅位于我国沿海港口前列。9月,孙宏在夏季达沃斯年会上自信地表示:大连港集团全年货物吞吐量将达2亿吨,这意味着集团年初计划的1.9亿吨吞吐量将被超越。

截至10月31日,全港已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71亿吨,同比增加1665.9万吨,并创造了10.8%的两位数增长幅度。

合纵连横  整合辽港

从大连港集团新港商务大厦28楼观景台望去,大窑湾的泊位、繁忙的疏港铁路和公路,流动的集装箱和汽车尽收眼底。看着眼前的码头,不禁让人想起温家宝总理两年前在大连考察时说过的话:“大连港不仅是大连的,不仅是辽宁的,也不仅是东北的,是整个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我们的胸怀要大一点……”

目前,辽宁省内沿海港口的密集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局部地区的经济繁荣。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同质化建设、岸线粗放开发、货源腹地相同、港口之间内耗严重……对此有专家担忧:辽宁的港口如果各行其道、不积极整合,当面对国外港口的竞争压力时,不但将丧失大连港集团的竞争力,也将丧失营口、锦州、丹东等港口的竞争力。据介绍,韩国釜山、日本神户等周边港口对中国北方深厚的腹地早就“虎视眈眈”。韩国的目标是通过以釜山港和光阳港为中心建设“东北亚物流中心”,吸引中国北方大量的集装箱到釜山中转;日本政府则计划把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屋、八日等港口建设成6个超大型中枢港口。

对此,专家认为,作为辽港龙头企业,大连港集团若想在东北亚地区的港口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整合辽宁的港口,以资本为纽带实施战略扩张成为“辽港整合”的现实选择。

按照国家批准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以大连港集团为核心,以营口港、锦州港、葫芦岛港、丹东港为两翼的组合港的模式。目前,锦州港合作项目、葫芦岛绥中港区煤炭码头建设合作项目、长兴岛港口合作项目、旅顺港口合作项目、辽渔集团合作项目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孙宏表示:“从整个大连国际航运建设来说,将来不仅仅是大连口岸自身的发展,还包括大连口岸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周边港口的发展,形成一个共同为辽宁经济振兴和整个东北经济发展服务的组合性港口。大连港将整合辽港资源,这不仅是省、市政府的要求,也是大连港集团自身发展的需要。”

位居辽港之首,有着110年发展历史的大连港,其竞争优势明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孙宏表示:“大连港特定的优势,首先是港口自身的水深条件非常好;第二,区域条件也是非常好的;第三,大连港依托大连城市的功能也是东北其他城市所不能替代的,当然还有铁路、网络对大连的支持……”同时,孙宏强调:“除此之外,客户选择港口,并不是单一的选择港口自身,而是选择与港口相连通的整个物流业,是一个综合的运输体系。”目前,大连港集团通过支线中转,开通了覆盖烟台、威海、龙口、秦皇岛、营口、锦州、丹东等港口码头的多条航线。

业内专家分析,整合辽港资源,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大连港具有先天优势。2009年3月,锦州港股份公司向大连港集团定向增发工作完成,大连港集团成为锦州港的第二大股东。大连港集团以资本为纽带,整合辽宁沿海港口和大连市港口资源的“合纵连横”战略开始实施。

丹麦马士基、新加坡港务集团、日本邮船、中远太平洋、中海、中石油、中铁集、新加坡万邦、英国富地石油……行业巨头纷纷以资本为纽带投身于大连港。与此同时,大连市先后与中远、中海、长荣及美国罗宾逊等知名航运物流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港口建设、物流发展对内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新一轮高潮。世界前20名船公司中的15家和全球四大快递公司已入驻大连。

在融资方面,孙宏透露,为拓宽融资管道,优化资本结构,并为港口资源整合奠定基础,大连港将在适当的时候申请发行A股股票,并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对此,有业内人士称,大连港集团实现A股上市融资后,将为辽港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资本后盾。合纵连横、资源优化整合、完善的融资体系将提高大连港集团的国际竞争力。

至此,大连港不再是单一装卸的第一代港口。作为“世界港口15强”,大连港凭借现代化的物流、商贸、金融等服务优势,努力缩短与世界级大港口的差距。

链接:

大连港资料

大连港始建于1899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是政企分开后以原大连港务局为主体而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企业资产总额167亿元。2004年,集团吞吐量完成10065万吨,比上年净增1333万吨,增长率达15.3%,实现了年度吞吐量超亿吨的历史性突破。

大连港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正在兴起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港口港阔水深,不淤不冻,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是转运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港界线以内水域34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近14平方公里。现有港内铁路专用线160余公里、仓库30余万平方米、货物堆场180万平方米、各类装卸机械千余台;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滚装等近80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

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几代大连港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截止目前,大连港集团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海上经贸航运往来关系,共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70条,月挂靠航班密度已达300多班次,已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大海铁联运港。大连港集团是东北亚油品转运中心,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和液体化工产品的装卸和储运,可停靠30万吨级油轮,装卸效率每小时达1万吨,港区储油罐容量达175万立方米,年综合通过能力3000万吨以上。大连港集团是亚洲最先进的散装液体化工产品转运基地;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客运港;是我国最大的海上客/车滚装运输港口。近几年来,大连港集团广泛应用和推广现代信息技术,以口岸EDI系统和内部管理CIMS系统为重要支撑,全面提高了物流信息服务和管理水平。目前,大连港集团已经成为集疏运条件优良,设备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

建设全方位、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大港是几代大连港人的梦想与追求。大连港集团将以“经营国际化、服务物流化、管理数字化”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胸怀大海,港容天下”的企业精神,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进步,与客户共发展,一如既往地秉承“客户需求是我们的责任、客户满意是我们的标准”的经营服务理念,竭诚为中外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