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京客隆:效率至上的物流
字号:T|T 2008年05月04日10:26     物流天下
  • 编者按: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显示,一些虽在全国名不见经传,但在当地却小有影响的超市如济南万隆、成都森威、杭州菜博士、广州福特玛和广州家谊、青岛佳世客等已先后倒闭。其中一些企业倒闭的一个原因是其发展建立?
 编者按: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显示,一些虽在全国名不见经传,但在当地却小有影响的超市如济南万隆、成都森威、杭州菜博士、广州福特玛和广州家谊、青岛佳世客等已先后倒闭。其中一些企业倒闭的一个原因是其发展建立在非健康模式上,即盘剥供应商等等。在市场日趋成熟情况下,这种弊病失去了生息土壤。
    现代连锁超市竞争的核心就是供应链管理。如何运用供应链管理新思维,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将供应商与零售业整合在一起,优化商品流通链条是零售商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现代商业零售企业崛起的基本特征是:最大的利润来源于供应商的进场、促销、条码等通道费,最大的现金流来自对供应商结算账期内的货款沉淀。济南的一位供应商告诉记者,现在通道费等各种费用已经占到销售额的26%。因疯狂扩张带来的资金链断裂深深刺痛着零售业,除了因资金链条断裂而猝死的连锁超市外,当前 “看上去很美”的连锁超市的缺货率也高达9.9%。
    零供矛盾不断升级,严重影响了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作为产业链条终端的零售企业,也深受其害。部分连锁超市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调整运营模式、优化供应链,北京京客隆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京客隆”)就是其中之一。
批发为主
    京客隆的前身是北京市朝阳副食品总公司,2006年9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一举奠定他在北京乃至华北地区连锁超市业的地位。如今,京客隆的店面已经从最初的7家发展到178家,营业面积15万平方米,遍及北京市16个区县及河北廊坊地区。
    从7家到178家,京客隆的发展迅速可见一斑。京客隆的快速发展遇到的资金瓶颈如何破解?京客隆董事长卫停战表示,京客隆重点发展批发业务,向供应商取货,然后批发给零售门市、贸易公司等客户。批发业务所占的经营溢利比重最大、增长最快、经营溢利率最高。卫停战指出,集团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批发网络,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
    “我们的批发网络,积累20年了,独家代理61个品牌,下游零售商客户1000多个,是北京地区最大的食品、副食品、快速消费品的批发代理商。”卫停战解释,正因为集团拥有这么多下游客户,品牌才愿意让他们代理。由于京客隆独家代理品牌,零售客户只得向集团采购,带来稳定现金流。
    京客隆发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去年营业额为56.4亿元,较2006年增长24.5%。在其去年的销售业务中,批发业务销售额达29.48亿元,较2006年增长约32.3%,超出零售额近2.6亿元,成为京客隆最大的收入项目。
    在以零售业务一统天下的连锁超市业,京客隆独树一帜。京客隆销售业务的变化显示了其多业态发展的变化。2007年,京客隆投资设立了朝批中得和朝批汇隆两个批发市场,分别从事日化用品及面向餐饮娱乐业的批发业务,辐射北京、华北等地的百货商场和超市等行业。“以批发业务为主,这得益于京客隆拥有一个经营批发业务的全资控股子公司——朝批商贸公司。目前朝批商贸有13个事业部,主要向超市、商场及餐饮等企业提供粮油、调料、酒类、日用品的批发业务,各事业部独立核算。”卫停战表示。
    为扩大多业态竞争的实力,京客隆今年将在批发市场引入自动分拣设备,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外,生鲜直采和自有品牌商品的扩大,也为京客隆带来较大收益。其去年新增202种新商品,销售额达4360万元,增幅达46%;水果、蔬菜的基地直采达到93%,大大降低了成本。
    批发业务占主导的运营方式,不但缓解了京客隆与供应商的矛盾,而且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和商品的流通成本,加快了京客隆的产品流通速度、资金回笼,为理顺“零供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信息快车
    高效运作的供应链系统,对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无疑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零售业的物流成本比发达国家足足高出了10个百分点。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在国外众多连锁巨头的答案中,以IT技术为主体的信息化网络建设的 “命中率”最高。
    以批发为主的京客隆,目前在全国17个省、64个县镇建立了采购基地和种植基地,共有1800多家供应商,全国采购网络基本搭建成型。面对众多的供货商,如何提高与供应商交互的效率?在京客隆副总经理高京生看来,京客隆构建的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的商业自动化系统和供应链管理模式,对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节约社会资源、减少企业内耗和方便企业管理等方面作用不可忽视,而高效运作的供应链系统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信息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对改善零供关系、优化供应链条、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模式,将起到革命性的作用。”高京生阐述着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高京生告诉记者,京客隆的店铺大部分在居民社区,加上多业态的模式,从各门店自行采购到总部统一采购,他们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充分考虑了京客隆的业务特点。推行了无障碍结算体制。
    “如今,至少有900家供应商是通过京客隆的采购平台进行业务往来。”高京生高兴地告诉记者, “当京客隆进行采购时,会将采购信息发送到供应商的系统里,供应商发货后,可以通过京客隆的网站看到货品验收情况和退换货情况。这些数据将在京客隆的系统中产生结算数据,再根据前台售卖和库存验收等情况,自动形成结算清单,定期发给供应商。供应商在自己的系统里对此进行确认后,再开具发票。”
    京客隆此举,一方面避免了大量信息的重复复制、确认和修改的繁琐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在京客隆的采购平台上,每个送货、确认、验收等中间环节,将生成动态的过程报表,清晰了零供双方的账目,避免了结算账目时互相推诿,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京客隆对信息系统的运营效率的追求,也体现在京客隆的物流体系中。以仓库管理系统为例,货品在仓库内部的多次移动、组合和分拆等数据并不计入系统,因为这些数据对供应链体系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当配送单传给门店后,将自动加入门店库存,门店收货不用确认与填写收货单,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其他零售企业将物流系统并入MIS或ERP系统的IT设计理念不太一样,目前京客隆有两个配送中心:一个干货配送中心,一个生鲜配送中心。同样,支撑物流业务的信息化系统与后台MIS系统是分离的。之所以这样设计系统,高京生告诉记者,这是因为物流配送的每个流程将产生海量数据,而企业真正在做业务分析时只会用到部分数据,因此只需要将物流系统的最终数据导入MIS系统即可。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供应链系统的建立,使京客隆时刻感受着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显著效果。一方面,在信息系统的带动下,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以往繁琐的业务流程变成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内部及与供应商合作中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新开分店在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带动下,很快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继续高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