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新热点
字号:T|T 2006年10月24日09:39     天极网
  • 企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中国作为在世界经济之林中迅速崛起的舞者,在世界经济舞台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雨后春笋般崛起,开始弄潮市场的博弈之旅。根据国家统计局

        企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中国作为在世界经济之林中迅速崛起的舞者,在世界经济舞台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雨后春笋般崛起,开始弄潮市场的博弈之旅。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划分标准,到2006年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将超过4500万户,而这些年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则占据了中国企业9成以上的席位,成为目前中国信息化需求最具潜力的生力军。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做得远远不够,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投入资金不足,二是专业人员缺乏,三是信息化认识水平不足。析其原因,也有三方面:首先是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大,影响了他们的信息化积极性;其次是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快,专业人员培训滞后;再次,是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式变革上还不适应。因此,中小企业更该结合实际,循序渐进,推动信息化发展。

        据笔者侧面了解,很多中小企业是因为外部压力走上信息化的道路的。中小型企业市场专业化分工的特性往往更显著,因而,它跟其他企业的业务协同需求是比较突出的。如果企业主营业务依附于另一个大企业,比方说,它是另一企业的专营经销商,那么,为了业务的顺利开展,它可能会相应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因为有些大厂商可能对订货单据有严格的格式规定,只接受网上订单,不接受手工填报的单据。

        然而,对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应用需求相对单一、经营状况经常变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不适合选择使用那些系统复杂度高、使用难度大的产品。另外,与财大气粗的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制造企业可能存在资金方面的限制,这同样让它难以支持一个大而全的企业信息化方案。

        幸运的是,并不是大而全的软件才对企业起促进作用,对中小企业来说,简单适用的软件能带来明显的变化。关键是要挑选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软件,对症下药才会药到病除。中小型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滚动式”的投资方法,认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是从信息化效益最明显的业务切入,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步扩充或调整企业的系统。

        中小企业在起步之初,非标准的流程是很多的,信息系统意味着标准化,企业反倒觉得将他们框死了。非标准化意味着灵活机动,但是,企业也被限制在低水平运作的层面上,它们没法作更大的事情,要脱离这种状况,必须走标准信息化之路。

        而在踏上信息化之路前,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成果和过程要有个合理的预期,“合理期望”是中小企业成功实现信息化必需的健康心态,信息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举例说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