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9月回顾——信息化
字号:T|T 2005年09月30日04:18     
  • 中国纺织行业供应链变局 国际纺织产业竞争的实质是以跨国公司为龙头的产业群之间的竞争,产业群之间的竞争又以供应链为枢纽。中国纺织行业在内部信息化改造中,逐渐与新兴专业市场通过电子网络形成良性互动,传?
中国纺织行业供应链变局 国际纺织产业竞争的实质是以跨国公司为龙头的产业群之间的竞争,产业群之间的竞争又以供应链为枢纽。中国纺织行业在内部信息化改造中,逐渐与新兴专业市场通过电子网络形成良性互动,传统的供应链模式正在经历重组和优化。 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纺织品第一大国和世界工厂。刚刚召开的“2005,首届中国国际纺织服装物流与电子商务峰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介绍,2004年,我国纺织服装销售收入达到15723亿元人民币,出口总额达到973.85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6.4%。目前,我国出口的纺织品总量占世界国际贸易总量的五分之一,占国际纤维总量的15%,货款总额占加工贸易产品总量的13%。 中国加入WTO之后的三年来,中美贸易增长1倍,达一万多亿美元。从2005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服装总量增长46.6%,达到等量的79亿平方米。在市场占有份额从去年的9%增长到现在的20%。预计不久的将来中国纺织品在美欧及世界各地的纺织服装市场占主导地位。 北京大学联泰供应链研究与发展中心执行副主任张欣认为,巨大成功中,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却开始凸显三个方面尴尬:首先是出口世界第一,价值创造处于劣势。统计表明,我国纺织业自有品牌数量仅占世界总量的3%。由于国际品牌少,我国制衣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在国际纺织业价值链中所占分额也比较小。其次,对国际市场变革与影响力不强。我国纺织业50%的新增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占国内总规模三分之一的企业由外商投资。第三,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现阶段中国纺织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供应链整合与优化,中国纺织企业的供应链究竟应该朝什么发展?美国威特集团董事长李学海认为,服装行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很长时间来一直在配额限制的体系下运转,所以贸易的程序就被导向了一个陈旧的系统。中国纺织产业存在加工环节多、物流范围广的不利条件。企业基本还是"小而全"和"大而全"的形态,纺企为了应对复杂的物流环境,不得不在采购环节耗费大量精力。库存负担在企业物流成本中居高不下。 在中国的棉纺和毛纺行业,落后的采购与销售方式依然是大量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生产企业在收获季节都要派出大量人力前往棉毛产地采购原材料。棉毛原料进入企业仓库要经过好几道中间环节。而在销售环节,下游龙头企业往往会对上游中小企业压货,占用他们的库存。调查表明,美国纺织企业物流成本仅为总成本的8.6%,而我国纺织企业平均物流成本高达21.3%。 中国纺企陈旧的采购和销售方式在2005年1月1日之后已经不再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当前,国外纺织服装业主导企业已经通过全球供应链战略实现了获取最大商业利益所需资源和能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他们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和增强快速反应拥有现代竞争力。整合供应链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纺企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杜钰洲介绍,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是反映纺织行业现代竞争力的关键素质。目前,我国仅有8%的专业市场业务开展依赖电子商务。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纺织行业协会着手帮助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公共信息平台。中国纺织行业协会在多方面为专业市场提供指导服务,已经在广东、浙江建设产品研发和检测中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参与物流网络建设。中国纺织行业协会还开发了适合我国纺织企业的价格低廉的企业信息化软件,已经在数百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推广,计划短期内促成1000家企业完成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一体化”管理 上海特殊区域货物无障碍流通 据悉,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等特殊区域的快速发展,上海海关对特殊区域间海关监管货物的调拨和流通试行“一体化”管理,将上海市各特殊区域视为一个监管区,通过“特殊区域间货物调拨管理系统”,按 照区内监管办法办理区间货物流通手续。降低了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有效提高了企业物流效率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截至目前,已实现货物调拨一万余批,总值超过40亿美元。 被妖魔化的网银安全 时值2005年网上支付高峰论坛开幕,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被更多的人所关注。网上支付的核心就是银行,一切业务活动都围绕着银行展开,处于如此重要的位置,网银的安全问题就尤显得格外重要。那么我国网上银行的安全程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现状呢?本刊记者通过调查并走访了几位业内人士,得到如下结论。 技术上的安全隐患不足为虑,终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心理上的安全隐患,则超出了技术手段的能力范围。当前网上银行面临的最大安全问题不是技术上的漏洞,而是民众骨子里面对网上银行安全的恐慌。而民众的这种恐慌,则来源于媒体对网上银行安全的妖魔化报道。 何为妖魔化?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把本非妖魔的事物说成妖魔。“当下,网上银行有可能成为妖魔化报道的下一个受害者”,某银行电子银行部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担忧的说。 体现在网上银行上,很多媒体都不屑于报道其便利、高效、交易成本低等特点,不屑于报道其在安全方面采用了最高国际安全级别的防护手段,不屑于报道网上银行用户逐年成倍增长、交易额成倍增长等事实。因为这些正面新闻报道出去也不会被人们所关注。 假工行网站事件发生仅一天,相关新闻就被近500家网站转载。仔细阅读互联网上有关网上银行不安全的新闻,我们会发现,里面的案例大多是国外的,国内网上银行发生的安全事件少之又少。也就是说,国内网上银行其实比国外网上银行更加安全。 首先,在国外,使用网上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时,用户大多选择用信用卡帐户。因为使用信用卡一般只需要邮件号码、用户姓名和卡号,且可以透支,所以盗窃者只要拿到用户的这三项相关资料就可以从用户帐户上盗走大量资金。而在国内,由于信用卡还不是十分普及,人们在使用网上银行或是第三方支付时,使用最多的是借记卡而不是信用卡。在完成支付过程的时候,除了需要卡号、用户姓名外,还需要用户自行设定帐户支出密码,每次支出还有金额限制。这大大降低了国内网上银行转帐时资金被盗的风险。 其次,用户在使用网上银行进行支付时,一般需要两个密码——登陆密码和使用密码。登陆网上银行时使用第一人密码,而在发生资金流动时需要再输入第二个密码,第一个密码只有帐户查询等功能。 就这个问题也是各执己见、说辞不一,9月22日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举办的2005年网上支付高峰论坛,众银行代表齐聚一堂,网银安全问题待见分晓,敬请关注。 中国商家力推网上购物 两亿元寻觅“超级买家” 随着网上购物消费额的增加,中国商家越来越看好网上购物——这一新兴的消费市场。在推广介绍活动上,一些商家更是不吝巨资。被称为亚洲第一网购商城的淘宝网,今天在此间对外称,将与合作方一起投入两亿元人民币寻找“超级买家”。 该 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将在全国十五个主要城市,寻找代言人。在经过一番较量之后,最终选中的人,将获得百万年薪。 此间的观察者认为,淘宝网此举虽有模仿此前的“超级女生”,也有炒作的嫌疑。但这也说明,中国的网上购物市场不容忽视。近年来,中国网上购物交易量迅速增加。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网上购物的人数达到两千万,上半年网上购物累计金额达一百亿元,仅购买手机一项就达到了三百万部。 目前,中国上网人数已过一亿,共有六百一十万户家庭使用宽带服务。预计,二0一0年,上网人数将上升至一点七六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商家之间的角逐,今后恐怕还要更为激烈。(记者 赵建华) 澳大利亚港口期待采用电子标签集装箱锁技术 澳大利亚港务局正期待航运公司使用电子标签设备,以保护澳大利亚的港口。 Hutchison Port Holdings(HPH)是一家独立运营的公司,它在RFID方面的试验增加了人们对此项技术的兴趣。该公司联合其他港口运营商,对鹿特丹和香港的港口的标签技术进行了测试。 电子标签用于智能集装箱,获得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安全方面的信息。 Curtin技术大学安全和战略事务讲师Alexey Muraviev 说:“11月份在澳大利亚码头经扫描的货物集装箱不足3%。” 墨尔本港的发言人说,该港目前尚未使用RFID,但当局正在朝这方面努力。 他说:“我们正在研究各种建议。港务局对可以改善货物和集装箱整体水平的技术很感兴趣。有许多工作小组在从事这项工作,我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正在与企业合作,以便建立出口市场框架。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悉尼港务局的一位发言人说,该港尚未认真考虑使用标签技术。 她说: “这确是货运公司的老板们更需要认真考虑的东西,他们比港口运营商更需要这种技术。如果港务局采用了这项技术,它就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确保IT系统可以共同使用了。我们会努力确保该技术能得到使用,这样集装箱公司就可承运危险货物了。” 从商业方面来看,有电子标签就可设立快速通道,减少在运输检查点的检查时间 为了满足美国海关的要求,澳大利亚政府正在制定有关条例,要求提供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没有被窜改的证据。 美国国防部和沃尔玛等大公司要求使用RFID,促使大家考虑使用电子封条。 采用电子封条和高安全bolt封条的进口商将可优先进入美国。那些不这样做的进口商,货物过关就要花更多时间了。 2005年网上支付论坛将在钓鱼台举办 由《电子商务世界》、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科技中心联合主办的2005年网上支付高峰论坛,将于2005年9月22日,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隆重举办。论坛主题为“打通网上支付瓶颈、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此次论坛将邀请国信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的相关领导及金融法律界专家出席论坛。《电子支付指引》、《电子签名法》等与网上支付相关的政策法律将在论坛上得到系统解读。首信总裁汪旭、云网总裁朱子刚、银联金融认证中心总经理李晓峰及浦东发展银行的高层领导还将代表网上支付的各个层面作主题演讲。 网上支付是当前银行、电子商务和投资界普遍认为市场前景好、发展快,但又面临多重挑战的新兴产业,为期1天的论坛将由阐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