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也好,电子商务也罢,所有的贸易都离不开一样东西—那就是物流。物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两千年前的丝绸古路,通过货物运输,传播着古老的东方文明,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郑和七次下西洋
商务也好,电子商务也罢,所有的贸易都离不开一样东西—那就是物流。物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两千年前的丝绸古路,通过货物运输,传播着古老的东方文明,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郑和七次下西洋,除了与邻国通好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远洋货物运输了。
时光流转,社会发展的脚步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物流也成了“鼠标+水泥 ”中不折不扣的“水泥”。那么这块“水泥”又有哪些新变化呢?它怎样拿起自己的“鼠标”?在与“鼠标”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呢? 近日,记者走访了国内最大的远洋运输企业—中国远洋运输集团。
观念:三流合一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简称中远集团)是以国际航运为中心,集船务代理、海上货运代理、航空货运代理、码头仓储、内陆拟综合物流网络运输、贸易、工业、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劳务输出、院校教育等业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也是国家确定的五十六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中远集团是以中国对外贸易运输的主力、全球最大的船公司之一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为核心组建起来的,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船务代理企业—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中国最大的汽车运输企业—中国汽车运输总公司和中国专门从事海上燃料供应业务的企业—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大型企业。
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电子商务潮流,对于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关系,中远人有着自己的理解。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总裁魏家福认为,物流是解决客户供应链的传递以实现商品最终对消费者的使用价值;信息流是解决供应链主体的信息传递,而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则是企业实现物流与信息流互相匹配并紧密融合的载体。
中远电子商务的管理平台就是实现三流统一,以创造更科学、更合理、更节约的生产与消费的衔接。电子商务是为航运企业获取物流管理增值效益的手段之一。作为管理平台的中远电子商务以互联网络为主(Web-Hosted)进行构筑供应链的管理体系。从构成上讲,不是单纯的硬、软件技术,而是从市场上收集各种物流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包括服务内容、方式、费用、时间等,另一方面以客户需求为准包括服务水平、质量、成本等信息,进行两方面的集中、加工整理、分析和融汇贯通,从而在供求关系上达到互动性交易。因此,信息流比物流更重要。作为全球承运人,由于航运作为全球物流的主干环节与客户或其他环节的物流提供商存在天然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它发展电子物流具备先天优势,关键是要以全球性的互联网为基础,整合客户供应链各环节的物流提供者,构造面向客户的平台。
行动:领先一步
作为大型、外向型企业,中远集团很早就启动了自己的信息化建设。在银行的的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开展起来的时候,中远就已经从IBM引进了6台大型机,用于集团内部的信息化。1996年至1997年,中远集团完成了对EDI中心和EDI网络的建设,该EDI网络基本覆盖国内50多家货场和外代网点,实现了对海关和港口的EDI报文交换,并通过北京EDI中心实现了与GEIS EDI中心的互联,连通了中远集团海外各区域公司。目前,中远集团已经通过EDI实现了对舱单、船图、箱管等数据的EDI传送,在电子商务方面已走在国内运输行业的前列。
1997年,中远集团建成中远集团全球通信专网,并以该网络为基础,构建了中远集团Intranet网络平台。尤其是在1997年1月,中远(集团)总公司正式开通www.cosco.com.cn网站。北美、欧洲、中远集运、中远散运、广远等各集团所属单位的因特网网站也相继建成,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为中远开辟了一条通过Internet与外界通讯,加速中远信息流转的新途径。
1998年9月,中远集运在网站上率先推出网上船期公告和订舱业务。这一业务的开展,突破了传统服务中的速度慢、效率低、工作量大、差错率高的问题,将货运服务直接送到客户的办公桌上,使客户足不出户便可办理货物出口业务流程中的委托订舱、单证制作、信息查询等多种业务手续。
在网上定舱业务的基础上,中远又向全球客户推出了中转查询和信息公告、货物跟踪等多项业务,从而使全球互联网用户均可直接在网上与公司开展商务活动。公司推出的整套网上营销系统,已初步具备虚拟网上运输(E-Transport)的雏形,具有较强的双向互动功能和较高的服务效率。其中电子订舱系统可使每一位网上用户在任何地区和时间内,通过Internet与公司开展委托订舱业务,任何一位客户只要具备上网条件,都可足不出户地直接访问中远的电子订舱系统。货物运输及中转查询系统则体现出方便、快捷、准确的操作特色。这项功能可使客户对货物实行动态跟踪,在网上随时查询单证流转、海关申报状况、进出口及中转货物的走向等相关信息。信息公告系统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中远有关船期调整、运价变化等情况在Internet上做出及时反映。
问题:各管一段
物流的信息化同一般单位的信息化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一般单位的信息化主要是内部网的建设和内部网与外部Internet的数据交换。而货物的运输则涉及很多环节,有时甚至是水运、陆运、空运三方面的结合。拿单纯的陆路运输来说,一般的做法也是某个公司负责某一段的运输,货物就象接力棒一样,一站一站地传递到目的地。所以,如果只是一个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做好了,并不能保证整个物流链的信息畅通,会出现许多的瓶颈。中远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的业务已经实现电子化了,但合作单位还处于手工操作的水平,这时,先进的就不得不将就落后的,按照旧有的方式操作。
有时,虽然各个环节都实现了电子化,但是由于标准不统一,系统不能很好的相互兼容,也不能保证整个信息流的畅顺。
中远集团信息技术公司的总经理韩明科还拿目前超市的电子化管理模式和物流的信息化进行了比较。超市虽然管理的物品多种多样,但是由于软件产品操作简单,产品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所以整个超市的信息流普遍比较畅通。而物流系统的软件产品化的程度较低,各个单位各自为政,自己开发自己的系统,只注重自己这一部分的管理,忽视了彼此间的沟通。所以也就造成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尴尬局面。
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树立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宏观的管理。韩明科认为,标准的树立可以是政府部门制定一个标准推广执行,也可以以一个大的公司为标准,让其他单位与之保持一致,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政府的帮助和引导。
我们也希望今后的物流不再只是一股一股的清泉,通过标准的设立,把它们汇成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使我国自古就占有优势的“物流”在信息时代能够赶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