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软件市场40%厂商将被淘汰 目前易观国际研究发现,针对中型物流企业的管理软件市场在未来1-2年内价格战将不可避免,大约40%的软件商将被淘汰。 物流管理软件近几年发展迅猛,由于2004年整个中国管理
物流软件市场40%厂商将被淘汰
目前易观国际研究发现,针对中型物流企业的管理软件市场在未来1-2年内价格战将不可避免,大约40%的软件商将被淘汰。
物流管理软件近几年发展迅猛,由于2004年整个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略显疲态,物流管理软件的良好发展成为年内大亮点,其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大。其主要原因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年均业务收入以超过20%的增长率增长,面对自身管理问题,企业对物流软件需求旺盛。
目前许多软件提供的功能十分同质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将不可避免,软件商数量将有所减少,品牌会逐渐集中,目前这一层面的100多家物流软件厂商将有约40%退出这个市场。有些厂商已看到这个问题,开始抢占渠道资源,以取得先发优势。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还不完全具备物流软件要求的IT系统环境,对物流软件需求也不高。
专家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选择管理软件供应商时,最看重的是该厂商是否具有物流经验。因此各厂商应该非常重视成功案例的建立,其次是品牌影响与品牌定位。大型物流企业最需要但目前功能普遍较差的模块是递交客户的报表生成、数据交互和车辆安排。针对中型物流企业管理软件市场,价格影响最大,中型物流企业最需要但目前功能普遍较差的模块是数据交互、递交客户的报表生成和货物追踪。
另外,所有物流企业都非常重视支持服务的响应速度,以及数据的有效交互,即数据接口的开放性和标准化。面对以上市场特征,各物流软件厂商应首先根据自己的实力,正确选择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来切入,并深入了解其实际业务操作与管理流程,完善产品功能,建立成功案例,在品牌建设上加大投入,扩大更广泛的知名度。”
Teradata最新模型加入RFID内容
NCRTeradata数据仓库事业部近日发布新版零售逻辑数据模型(RLDM4.0版本),新版本大幅增加了支持的主题区域,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药品零售、目录零售、产品类别、序列产品跟踪和第三方联合数据等。此外,新版本也扩展了一些原有的主题区域,包括客户/合作伙伴、品目、库存(内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付款账户、销售点、销售、销售达成和时间等。
零售业将全面采用RFID成本急降
到二○○八年时,每张RFID标贴造价可望低至五美仙,为现时的二十分之一
美国有科技投资公司发表研究报告,认为到二零零八年时,全球每年将使用二百亿个无线射频识别(RFID)卷标和标贴,其中绝大部分皆会依从美国通用的国际货品编码(EPC)标准。研究又预计,零售业将无可避免会全面采用RFID。届时,货品包装盒上用的RFID卷标成本每个可由现时的一美元降至十美仙,甚至低至五美仙。
美国《RFID学报》报道,位于达拉斯州的商业策略顾问及创新科技投资公司In-cucomm发表了一份名为「RFID-EFC改变一切」的研究报告。研究对象为六百五十家欧洲、亚洲和南北美洲从事RFID科技/服务或有意进军市场的公司,此外还访问了一百家不同类型的公司。
报告表示,物流业的流通领域要依从美国国防部和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所定的RFID科技标准,成本该比以往分析预测要低。因为从前的分析是预设只有数家消费者包装货品(CPG)供应商会采用RFID,每家公司大约须花一千万美元才能达到要求。
Incucomm表示,只要有更多公司了解RFID和EPC,RFID应用将作「爆炸性」增长,所以成本必会急速滑落。该公司说,总计各类不同频率、标准、类型的RFID卷标和标贴,今年全球使用量为一千万个,明年将增至一亿个,相信到二零零八年时将为二百亿个,其中大部分为美国使用,执行EPC标准。
报告解释,这样庞大的增长,是由整个零售业推动。研究认为,由于RFID应用对提升营业管理水平和盈利极有帮助,以及EPC作为主要编码标准带来方便,零售业将「无可避免」地投向RFID。
报告说二零零八年时最少会有五家大型零售商在供应链上全面使用RFID,届时将有一千家CPG生产商在二百亿个包装盒上贴上RFID卷标,RFID-EPC阅读器全球销量将达十万个。
Incucomm又预计,二零零八年时,适用于消费品包装盒上的RFID卷标和标贴价格可望降至每个十美仙,甚或低至五美仙,但应该没可能低至一美仙。但RFID矽芯片的造价则可能低至这个水平。
2008年零售业将全面采用RFID 成本急降
美国有科技投资公司发表研究报告,认为到2008年时,全球每年将使用二百亿个无线射频识别(RFID)卷标和标贴,其中绝大部分皆会依从美国通用的国际货品编码(EPC)标准。研究又预计,零售业将无可避免会全面采用RFID。届时,货品包装盒上用的RFID卷标成本每个可由现时的一美元降至十美分,甚至低至五美分。
美国《RFID学报》报道,位于达拉斯州的商业策略顾问及创新科技投资公司In-cucomm发表了一份名为“RFID-EFC改变一切”的研究报告。研究对象为六百五十家欧洲、亚洲和南北美洲从事RFID科技/服务或有意进军市场的公司,此外还访问了一百家不同类型的公司。
报告表示,物流业的流通领域要依从美国国防部和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所定的RFID科技标准,成本该比以往分析预测要低。因为从前的分析是预设只有数家消费者包装货品(CPG)供应商会采用RFID,每家公司大约须花一千万美元才能达到要求。
Incucomm表示,只要有更多公司了解RFID和EPC,RFID应用将作“爆炸性”增长,所以成本必会急速滑落。该公司说,总计各类不同频率、标准、类型的RFID卷标和标贴,今年全球使用量为一千万个,明年将增至一亿个,相信到二零零八年时将为二百亿个,其中大部分为美国使用,执行EPC标准。
报告解释,这样庞大的增长,是由整个零售业推动。研究认为,由于RFID应用对提升营业管理水平和盈利极有帮助,以及EPC作为主要编码标准带来方便,零售业将“无可避免”地投向RFID。
报告说2008年时最少会有五家大型零售商在供应链上全面使用RFID,届时将有一千家CPG生产商在二百亿个包装盒上贴上RFID卷标,RFID-EPC阅读器全球销量将达十万个。
Incucomm又预计,2008年时,适用于消费品包装盒上的RFID卷标和标贴价格可望降至每个十美仙,甚或低至五美仙,但应该没可能低至一美仙。但RFID矽芯片的造价则可能低至这个水平。
RFID技术投资会带来高额回报
Mueller:RFIP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预期的高额回报,因此业界企业高管对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但是如果要使这项技术能得到更普遍的应用,还需要有相应的标准和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产业链间企业的合作,只有在合力的推动下RFIP技术才能得以全面发展。
据埃森哲公司今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亚洲近半数被调查的制造业及零售业行政主管预期,对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一种具备无线通信能力的超小型芯片,英文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投资会带来高额回报。而此前RFID技术亮相高交会时就曾受到极大的关注。为此,记者采访了埃森哲公司亚太零售与消费产品行业业务合伙人Josef C. Mueller。
记者:为什么说对该技术投资会带来高回报?
Josef C.Mueller:在我们对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及韩国的100名行政主管提问的结果中表明,45%的被调查者预计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投资会带来高额回报。其中,韩国行政主管最为乐观,约四分之三(72%)的韩国行政主管预期会取得高额回报。而日本的调查对象似乎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价值信心不足,仅有16%的日本行政主管认为能取得高回报。略超过半数以上的(56%)中国行政主管及三分之一(36%)的澳大利亚行政主管也表示,他们预期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投资会带来高额回报。
记者:这种射频识别技术也不算什么特别新了,从二战时期就发明了,到现在差不多有60年,从去年开始到今年这个技术突然热了起来,包括像刚才说的惠普、SAP、SUN、IBM公司发布了一些产品和相关的解决方案,中国在今年也成立了电子认证的管理部门,您认为哪些原因促成了RFID技术在这两年间突然火起来?
Josef C.Mueller: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一,芯片和识读器价格下降幅度是非常大的。第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比如像造假的问题、盗窃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代价也是越来越大。为了能够帮助解决客户、消费者以及病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就需要知道人以及货物移动过程当中的情况。比如说我们要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它来自哪个国家,有没有禽流感的感染,有没有非典的影响。不同的国家也针对这样的情况制定了相关的法律。第三,人们也希望确保在连接的过程当中非常简单。简单的方法比如像无线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等都是相关的技术,能够帮助人们实现简单的通讯和简单的连接。第四,刚才也提到供应链的成熟和供应链效率的提高。
记者:它能够给供应链之间的合作提供哪些方便?具体反映在哪些方面?
Josef C.Mueller:对于供应链来说其实这种技术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但是它取决于你实施射频识别技术范围的层面上,比如说是整个的集装箱上,是一个专业包上,一个箱子上,还是说在某一件物品上都安装了这个射频的识别技术,给它所带来的好处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总的来说实施的这个技术,对于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都会带来好处,因为有了这个射频识别技术人们就可以了解,你的产品在什么地方,它这个产品的状态如何,是不是已经丢失了,那么特别像物流公司,物流公司一般来说,人们在请物流公司往往是请第三方来做,那么如果有了这个,你就能够跟踪它是不是把你的这个货品安全送到你所要去的地方,还是说一部分送对了地方,一部分会送错了地方,而这些都是取决于你实施的程度所带来的。
所以它其实涉及到整个供应链商很多的方面,包括这个跟踪、了解地点所在、了解产品的质量情况。
记者:埃森哲在美国主要案例集中在药品行业,对于这种行业性的特点,在中国是否想从药品方面介入,我们主要集中在哪几方面拓展业务?
Josef C.Mueller:我现在多讲一下美国和欧洲的情况。其实在美国和欧洲除了在制药业方面采用技术或者扩大技术使用之外,在消费电子领域也是非常广泛<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