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以财富为中心进行扩展的ERP实施法则指导下,嘉陵信息化敢于创新、开拓,创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用方法,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果。 一、动态管理下的“结构树”模型 嘉陵每年生产的摩托车车型多达十多种,各种车
在以财富为中心进行扩展的ERP实施法则指导下,嘉陵信息化敢于创新、开拓,创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用方法,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果。
一、动态管理下的“结构树”模型
嘉陵每年生产的摩托车车型多达十多种,各种车型之间,零部件都有借用关系,按照以前的经验主义,一位计划科的科长在编定计划时,往往只是根据一些历史记忆和经验积累,这可以称之为“大脑经验主义”,但这种判断经常会发生差错,因此,系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先把库里的总资源量弄清楚,比如说下个月需要多少量,然后再分解到所有的零件中,避免出现大的误差,构成了“结构树”的一个基本模型。
把库存中所有车型的所有零件的结构树关系实现“可数字化管理”之后,才有了一个资源总量数据库的概念,为了尽可能提高总资源量的精确度,系统还必须考虑到需求量水平的控制,也就是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存货水平,即所谓的最高储备,因为按照当时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各家摩托车零配件供应商提供的质量状况也是良莠不齐,很可能某一批产品质量就不合格,所以嘉陵有时也得加大储备,在动态管理所隐含的巨大不确定性之下,无形中企业的风险陡增。
如何处理好存货水平和资金占用量之间的棘手矛盾,一下子凸现在管理者面前。所幸嘉陵开发出了一种叫做入库“双锁定”的方法:首先锁定的是当时的进货量为每一个十年的平均进货量,进货量的待定数和交定产品,加起来不能大于企业的最高储备水平,因此,最高储备一般订在五天之内,多余的产品不能够入库;第二个锁定是计算机自动锁定,如果某一个月企业总需求量订单为一万,那么供应商交货时就不能超过一万,超过这一数目,计算机会自动锁定。
在实行计算机的双锁定之前,嘉陵公司的采购员和它上游的300多家配件供应商之间更多的是“人情关系”,货只要交进来,哪怕月底盘点发现多了,只能下个月减量,但是货已无法退回,企业资金流转受到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上万个零件每个月去盘点,如何克服人为因素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二、关注可操作性
1999年7月,嘉陵准备上ERP项目,在三家供应商做艰难的权衡之后,嘉陵认为浪潮通软在企业信息化中提供的ERP解决方案比较切合实际,它的标准版本和改进版本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因而最终选择了浪潮通软方案。在参观了中石油和烟台汽车的ERP应用之后,嘉陵更坚定了自己上ERP项目的决心。
从原材料、销售和财务等一级科目下的联网,到2001年开始推行二级核算的财务和数据共享,使每一个分厂的数据受控,嘉陵首先解决了进和存的问题,然后逐步推进和深化,并开始实现三级核算制,将内部车间的业务进行联网,分厂之间的进货处和出货处,全部通过联网打印单据,这样一来首先控制住了做假和容易出现误差的渠道。
利用信息化实现从事后控制转变到事先预算和事中控制,嘉陵真正实现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并在企业尝试推行责任会计,全面细化和动态地监控企业的每个指标体系完善。2002年企业最大的变化就是充分体现收支两条线和量入为出的财务管理手段,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从去年的7.2%下降到今年的6.42%,节约成本2000多万元。在将进、销、存联网的基础上,嘉陵也开始推行“标准作业成本”的先进管理制度,把模拟的利润变成真实的利润,在每一个科室分解预计采购量,充分鼓励内部竞争,使责任标准成本制度与企业的ERP完全融合,相互促进。
推行这一管理方式,嘉陵眼下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就是分类信息库的不准确,分厂报出的转出成本常常和实际预算成本不一致,因为以前每一个零件分摊的比例都是人为的,建立在经验主义之上,而照标准成本的分摊方法是结构性的分摊,并从中发现盈利或者亏损的实际原因,因此,嘉陵准备在下一步推进ERP的基础上,把成本指标下降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班组和每一个通道,使每一个分厂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模拟核算的利润单位。
一家供应商的ERP要产品化比较难。因为每个企业的情况、具体业务特点、体制、成长环境和企业文化完全不一样,惟一能够标准化的可能还是账务处理,至少每个企业的一级账务科目需要标准化。这其中,可操作性更重要,比如端口的预设和未来业务流程的结合等等,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亚博物流)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