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论文 >> 内容

我国的现代物流与RFID
字号:T|T 2004年10月19日15:12     戴定一
  •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能够出席今天的会议,我深感荣幸。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全球RFID中国峰会论坛表示诚挚的祝贺,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我也是来学习的,诚如大家所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能够出席今天的会议,我深感荣幸。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全球RFID中国峰会论坛表示诚挚的祝贺,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我也是来学习的,诚如大家所知道的,物流是RFID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我们期待着RFID不仅能够提高物流的效率、效益,提高服务水平,还将会给整个流通、生产和生活等许多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此我们还了解得很少,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结识更多的专家,学到更多的知识,以便把握新的机遇。利用这个机会,我谈几点工作中的感受。 一、我国的物流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今天的会议在北京召开是有意义的,因为从明年开始,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包括物流业在内的服务业将结束加入WTO的过渡期,正式向国际开放。据我所知,国际上许多物流商准备(有的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准备把中国纳入其全球物流网络体系,标志着中国物流市场将以更快的步伐与国际接轨,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对我国的物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国的现代物流实践就是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才开始的。对未来中国物流市场的推动至少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将有更多的国际制造商、分销商投资到中国来,将有更多的国际物流业务增长,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业向上提升的动力;二是促进国内市场的整合,如果内制造商开始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供应链关系,开始采用JIT生产方式。国内的分销商也开始加速连锁化,建立区域配送中心。国内市场的整合是支持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三是促进我国物流供应商的发展,外资物流商的进入对中国物流供应商来说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这已为过去的历史所证明,并且从当前的种种动向来看,未来也仍然是合作的机会多于竞争。面对这样的机遇,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最近国家的九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一文,明确了物流业的管理体制和产业政策,将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总之,中国的物流市场虽然起点还很低,但将会是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市场,在这里研讨物流信息技术中最先进、最热门的RFID,可以说是在最合适的地点、最合适的时间,讨论最合适的话题。 二、现代物流的核心技术是信息化和标准化 现代物流要应用许多科学技术,如集装技术,规划优化技术,先进的包装材料和自动化装备等,但核心的技术是信息化技术和标准化技术,这个结论是我在参加国家的科技中长期规划过程中的一个收获。我有幸参加了胡启恒院长领导的服务业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研究小组的工作,并负责物流科技规划的分课题组工作,使我有机会听取许多业界专家的意见。经过充分的讨论,大家对于物流乃至整个服务业的核心科技是什么,基本取得了共识。我也很高兴地看到,在本次论坛中信息技术和标准化的内容是两大主题,验证了我们的共识还是符合实际的。 两年前,我曾经把国内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基础信息化、流程改造和优化、供应链管理系统。近年来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更多更细化的应用层次,标志着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深入。例如,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结构和标准化基础模块的研究,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与信用管理结合的实践,公共信息平台技术与专业服务商的形成,政府监管对于物流信息化的促进等等。这些新的发展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总结,其中有一条很有启发,那就是信息化必须紧密地结合标准化,这对于我们这样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国家来说,尤为必要。用标准化的观念和方法来规划、实施信息化,用信息化技术来固化、落实新的标准体系,这是许多成功应用案例的经验。 三、RFID是物流科技中的重大关键技术 物流科技中长期规划组是把RFID作为重大关键技术提出来的,希望国家在重点项目或示范工程中给予关注。我们认为RFID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会给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也是国际上的共识。 目前国内对于RFID关注的热度也很高,但总的来看是供方热情,需方谨慎,理论的研究超前于市场的实践。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成本还比较高;二是基础标准还不规范;三是缺乏应用的推动。其中第三条最重要,在美国是靠国防部这样的政府机构和沃尔玛这样的龙头企业推动的,在我国还缺乏这样的强势推动力量。我最近收到国际著名的物流咨询机构EYEFORTRANSPORT关于RFID的一份2004年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报告反映了国际上认为阻碍RFID应用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标签和读取设备成本过高而担心投资回报率;缺乏成熟的行业标准;尚未见到足够成功的商业应用案例。看来与我国的情况是基本一致的。 我国目前最成功的RFID应用案例,是铁路车厢调度系统。过去全国的车厢、车头调度统计都是手工进行的,不仅费人费时,还不准确,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铁道部实施信息化后,采用了RFID技术,实现了统计实时化、自动化,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管理成本,直接经济效益达3亿多元,这可能是我国目前采用RFID的唯一的全国性物流网络。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系统目前还是封闭的,不提供对外服务,因此还无法与其他系统相联接。如果开放这个系统及其标准,将有利于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有利于像RFID这样的技术得到更有效的应用,也有利于物流全流程的整合。这说明我国还是存在潜在的优势的。最近国家在食品、药品等重要商品的监管问题上出台了新的措施,要求把监管延伸到生产、物流和销售的全过程,这里孕育着政府推动的信息化巨大商机,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 由于我国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任何新技术的采用都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因此我认为目前RFID的应用可能是多层次、多方式的,除极少数案例之外,绝大多数应用可能还是局部的,封闭性的,试点性的。一方面用户在等待技术、标准进一步成熟,成本继续下降;另一方面供应上也在等待市场的不断成熟,需求的质和量不断提升。只有供需双方共同努力才有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使供需双方都能受益。 四、积极支持RFID在我国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我国物流领域最大的行业组织,是即将建立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协调会议的成员,并且承担着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我们对物流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十分关注,特别是在标准方面和应用方面,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科技部授权设立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的重点是信息化和标准化方面的成果;联合会还每年评选物流与采购行业的信息化优秀案例,推广先进经验,促进行业标准的形成。 关于RFID技术,我们也主要是从应用的角度去关注和支持。今天到会的可能技术的供应商较多,从需方的观点和应用的角度出发,我主张信息化战略还是要“需求引导,效益为本,统筹规划,循序渐进”。与其说这是经验之谈,不如说这是教训之叹。为客户带来利益,才是新技术的立身之本。 最后,我要感谢感谢实华开公司和大会组委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感谢一贯支持我会工作的所有朋友。我真诚地希望和各界朋友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我国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 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