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NT快递公司有遍及英国的32个仓库,每个仓库每星期都有成千上万的货物交付处理。一个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提供给客户的服务,以及日常的反应速度和精确数据的传递。伍斯特(Worcester)仓库
TNT快递公司有遍及英国的32个仓库,每个仓库每星期都有成千上万的货物交付处理。一个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提供给客户的服务,以及日常的反应速度和精确数据的传递。伍斯特(Worcester)仓库拥有28辆车,正示范一个新的规划方案。直到最近,客户订单被记录下来,传递给无线通讯员,然后通过无线电转发给司机。宠大的处理量需要一个更全面的处理系统,因此技术改革势在必行。
现在,在TNT内部已经安装了一个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控制室中,一个PC和配电盘取代了最初的无线电发送装置。应用新的系统,公司可以从客户那里搜集订单输入系统,并转移到控制室。通过RAM移动数据网络转换数据,在控制室操作员可以很容易地搜集数据,为司机选择路线。在司机的驾驶室里,可以在便携数据终端(SymbolTechnologies'PDT3100)的屏幕上显示出来,这个数据终端安装在汽车仪表板一个可以调整的底座上。
过去,无线电报务员与司机通过语音交流,经常受到无线电波的干扰,常常需要抵抗持续不断流入和流出活动的噪音和喧闹。
TNT的网络发展项目经理DavidBaines说:“在伍斯特仓库,这个新系统给予报务员一个反馈控制,使报务员可以先发制人地提前行动,以对付预期的困难。”
“报务员不再花时间来回应司机,而是更有效率地进行计划,主要集中在搜集订单,并根据这些订单的送货位置、货量及其他因素,选择合适的车辆进行配送。”David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还创造了更好的工作环境,既然我们已经用新的系统取代了无线电通信系统,过去常常围绕着系统紧张忙碌的场景已经没有了,有助于我们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
在司机的驾驶室里,系统控制装置改变了司机接收新订单的方式,装置的“哗哗”声和闪亮指示灯,通知司机有新的任务,司机按下“接收”按钮回应控制室,让控制室知道命令已经接收,司机将会完成任务。在司机终端设备上的编码键,使司机可以完成日常信息的传递。在规定的时间,当任务结束的时候,司机按下“完成”键,报告配送任务已经完成。
万一任务不能完成,司机可以按下编码键上的“前提关闭(premiseclosed)”键或者其他表示不能完成配送任务的标准键。除此以外,这套系统还提供了可以输入自由文本信息的工具,司机可以输入额外的注释(或者建议)并传回控制室。
TNT公司还意识到,有些信息过于复杂,需要一些语音交流。因此,每个司机配备了移动电话,如果司机希望直接与控制室通话,他们可以按下在数据终端设备的“要求通话(requesttotalk)”键,当这个信息显示在操作员的PC上,这时操作员可以与发送信息的司机通话,这样,无线电报务员仍然可以牢牢控制和管理配送活动。
在头一天晚上,第二天的配送任务便直接传输到驾驶室的数据终端。
应用新的系统有很多好处,就像Dvid所陈述的:“减少了日常文书工作,使人为的错误降到最低,信息通过数据频道直接传输,而不是通过客户服务和无线电室之间的手写信息传输,传递给司机的信息非常清晰,而不像过去由于微弱的无线电信号而模棱两可。这就意味着司机无论在哪里,他们在100%的工作时间里与我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在伍斯特(Worcester)仓库工作的司机,每天大约要处理1200个配送订单,非常欢迎使用简便的数据转换系统,因为这给工作带来了便利。现在,司机可以通过检查屏幕上的精确托运信息详情,判断他们是否可以在必需的时间收集订单。
David说:“Symbol公司为满足TNT的需要定制专用的托盘,并在每一种类型的车里设计出符合这些车型的支架来支撑托盘,位置的确定是一个关键服务特点,Symbol公司对于细节给予很大的关注,并在我们委托给他们的项目中做出正确的决定,显示出很强的专业能力。”一旦终端设备放在托盘中,一个装置便会将其卡在托盘中,以防止设备被偷窃。
新系统提供一个高容量的中央数据库,意味着它作为一个有价值的管理工具,为TNT总部提供决策发挥重要作用。TNT总部位于艾瑟斯通(Asthert),在这里可以得到情况汇报和统计数据(one)帮助全面的管理决策。
这项计划的实施,由于遍及英国总数为1000辆车,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TNT公司的营运操作。David说:“这将会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同时降低了营运成本。在基层工作中,它缓解了司机无线通讯联系的拥挤和排队现象,管理层又可以很快得到实时数据。”
相关链接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不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盲目立项建设某些物流企业在谈到信息化需求时,只是说看到别人用手提式终端扫描商品速度极快,于是自己也想引进类似的信息系统更有一些企业在软件开发商的游说下,仓促决策和立项。
误区二:认为找熟悉的软件开发商要比不熟悉的可靠。
许多企业在选择软件开发商时,往往倾向于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由熟人推荐的开发商。但如果开发商只是开发过一些小规模的应用程序,根本没有从事主干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最终结局也许不会令企业感到满意。
误区三:把信息化建设看成是一种阶段性行为。
好的系统软件一般都有很好的延续性和扩展性。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物流软件系统开发之前对整个系统软件有一个宏观和长期的规划,要考虑得尽量全面、具体,并要充分照顾到企业将来的应用需求,以方便软件系统的升级,这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误区四:由不懂信息化的人员领导实施物流信息化建设。
由于物流信息化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组织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人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包括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知识与实践背景,较好的管理与组织能力,同时还要熟悉所在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误区五:不接受软件系统的合理服务支出。
软件系统都有其一定的生命周期,在使用期限内,对于已经开发好并投入到实际生产运营的物流系统软件来说,服务工作尤为重要,因为物流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岗位和实际的现场作业岗位都要和这套系统进行人机交互,一旦系统由于种种原因出错或者瘫痪都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及时进行维护处理。
误区六:以为软件交付使用了就万事大吉。
一些企业在外包开发的物流软件系统交付使用后往往会犯这种错误,在订购一些具有固定技术参数、功能指标的设备时,一般会仔细挑选并且综合评价,直到找出性能价格比较高的设备才会最终决定购买。但是物流软件系统的购买与购买设备相反,企业外包开发的软件系统在交付使用时,仅仅意味着企业与软件开发商重要合作的开始!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