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西矿业集团供应公司每年有3亿多元的物资采购权,使其很自然地成为众多供应商关注的焦点。据鸡西矿业集团供应公司现任经理田连成回忆:当时近千家各种背景的物资供应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将一批批有用无用、质次价高
鸡西矿业集团供应公司每年有3亿多元的物资采购权,使其很自然地成为众多供应商关注的焦点。据鸡西矿业集团供应公司现任经理田连成回忆:当时近千家各种背景的物资供应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将一批批有用无用、质次价高的物资塞入局、矿两级库房,高达2.8亿元的库存物资利用率只有 30%。当时的供应处名副其实的成了物流“漏斗”。在用友ERP软件上线一年后,供应公司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计算机管理终于堵住了“人情风”、“关系风”。
ERP入主供应公司
在过去的采购过程中,探头抹帐、探头付帐、过量采购、吃回扣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仅占压了大量的企业资金,也使企业效益大量流失。与此同时,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财务上帐目十分混乱,多付帐、多抵帐的事情谁也搞不清楚。库房里,乱领料、多领料的现象十分普遍。为改变这种局面,鸡西矿业集团对供应处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任命田连成出任供应处代处长,对供应处进行全面整顿。
新领导班子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出台了34个方面的规章制度,逐步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使企业的管理基本上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并将供应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纳入了日程。经过反复斟酌,供应公司选择了用友的U8 ERP产品。为了保证项目成功,供应公司党委副书记渠敬海亲自挂帅担任项目经理,直接负责项目的管理。
项目组仅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13000余种物资的编码到数据的录入,从库存物资的盘点到前后数据的核对、连接和各种票据的制作。经过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大家熟练地掌握了软件的程序和操作技巧。信息化终于如期进入了正常应用阶段,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几十年笨重、繁杂、手工操作不规范的历史。
严格的物流管理见成效
通过信息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使公司物资供应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在价格控制上,数据库设定了最高限价,高于最高限价的物资,计算机拒绝处理业务。在库存管理上,给定了最高储备量,高于最高储备的物资,将无法入库进帐,各种人为因素在信息化和软件系统面前都无计可施。
其次,网络信息化把无数个信息“孤岛”联成了一个畅通的网络,信息共享的自律行为取替了暗箱操作导致的投机行为。在员工处理日常业务中,对内对外,都是一套程序,一套指令,依靠计算机无法更改的“逻辑”运算方式,按照程序化的“认读”、“确认”、“拒绝”指令进行操作,从而形成了与市场无缝对接的物流管理系统。
三是网络信息化拓宽了企业的信息通道,扩展了领导科学决策的思路。自2002年应用以来,供应公司信息中心每月都把所需物资的市场行情及时下载并传输到各业务科室,使公司的采购人员随时把握市场信息,始终掌握买方市场的主动权。例如:去年公司在网上得到钢材、油脂、橡胶制品、有色金属、各类配件的信息后,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公司物资招标会的时间,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2002年底,集团的吨煤材料费首次降到了22元,2003年第一季度,吨煤材料费又降到了20.27元,在全国同行业中达到了较低的水平。
此外,信息化实现了资源共享,节省了大量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全体员工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强化培训,提高全员素质;抽出更多的人力,去研究市场,搜集信息,为公开采购提供科学依据;抽出更多的精力去参与现场管理,为基层安全生产、供应服务,去现场测定定额、考核成本、控制消耗。2003年以来,集团公司各矿60%以上的定额下调,从而堵塞了管理供应上丢失、浪费的漏洞,改变了过去只供不管的现象,解决了由过去几个人管,变为现在的全员去管,达到了供管结合的目的。
逐步转向电子商务
在一期项目中,对系统设置了不同等级的使用权限,如:按照查阅时间设定权限、按照内容设定权限、按照修改等级设定权限等。田连成认为:信息化要实现的不应当只是简单地提高操作效率和实现程式化的流水作业,还应当起到管理控制的作用。为此,用友公司又对软件进行了修改和再开发。现在,供应公司二期工程正在进行中,二期工程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与集团公司各矿物资供应管理的联网,达到网上承付、网上核算、网上调剂和网上全过程监控。使集团公司物资供应系统的管理模式逐步转向信息流载着物流,调控着资金流,监管着人流,把过去通用的“暗箱”操作的交易方式,置于市场化、规范化、程序化之中。
在谈到下一步的计划时,田连成表示:二期工程结束后,还会有三期工程。尽管目前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制订出来,但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要实现与大供应商的网上订单和网上交付,使企业逐步转向电子商务。
供应“漏斗”是煤炭行业企业的一个通病,能够有效地堵住供应”漏斗”,直接关系着企业效益的好坏,甚至是企业的生死。造成供应“漏斗”因素很多,如:管理不善、制度不严、权力交换、人情交换等。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信息化,把人为因素完全置于计算机的控制之下。
当然,在信息化建设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信息化一定要以管理做基础;二是企业的一把手不仅要亲自抓,而且还要带头放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推动作用;三是信息化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信息化基础较差的企业,一定要从内部问题最关键的部分做起,分期进行,这样能保证项目尽快见效,又能保证资金的合理运用。四是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找服务好、实施能力强的软件厂商合作,这样能够保证项目的持续性。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