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七年八月,是集纺、织、针织、印染和服装加工于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下属十一个子公司,包括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原德州棉纺织厂)、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德州印染有限公司
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七年八月,是集纺、织、针织、印染和服装加工于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下属十一个子公司,包括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原德州棉纺织厂)、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德州印染有限公司、德州雅德联针织有限公司、德州实业有限公司、德州进出口有限公司、栖霞纺织有限公司、恒华纺织有限公司、德州纺织品有限公司、青岛恒源兴公司和香港雅东国际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分别位于山东德州、夏津、烟台、青岛和香港等地。总资产13亿元,职工15000人。目前综合经济指标进入全国纺织行业五强;德棉集团在国内纺织行业中知名度较高,被誉为国内纺织行业的"联合舰队",并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信誉享誉国内外。其所倡导的"模拟市场"、" 低成本扩张"的管理思想和发展策略曾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纺织行业内推广应用!
集团成立三年来,随着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集团管理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集团各子公司实现了六个统一。
1.统一财务管理:统一银行帐号、统贷统还、统一纳税、统一结算。原子公司的财务机构由集团财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作为集团财务中心的派出机构为子公司提供财务服务。
2.统一大宗物资采购:集团比价采购办公室负责对大宗物资的比价和招标等工作。"系统"运行后将成立集团物资配送中心,为子公司提供物资配送及相关服务。
3.统一进出口业务:进出口公司在独立开展正常进出口业务的同时,对各子公司进出口业务中的租船、定仓、报关和出口退税等统一归进出口公司管理,其它如接单等仍由子公司内部进行。
4.统一人事管理:各子公司人才有序流动,子公司党政领导班子由集团统一任命、聘任、考核和管理。
5.统一发展规划:集团成立企业发展部,充分调度各子公司在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整体规划发展。
6、统一信息化建设:集团成立了信息管理部,对各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实施。
各子公司在集团统一协调管理下,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独立核算。随着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合理计划和调配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积极性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逾越而又十分紧迫的管理问题。
作为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根据集团现有的"六个统一"的管理模式,要求所有数据信息必须能够快速、准确的传递,一方面集团总部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各子公司的采购、销售、生产、库存等业务信息,实现有力的监控与合理的资源调度;另一方面各子公司要能够快捷、方便地获取总部关于经营指导信息和下发的各种文件。同时子公司自身也强烈要求各种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及充分利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德棉做为国内纺织行业的优势企业,自身参与高水平竞争的现实,迫切需要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及决策的科学化。
(同浪潮通用软件公司的合作)根据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情况和外部环境的需要,德棉集团决定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谋取更大的发展、壮大。集团先是在国内选择了一批比较著名的软件开发或系统集成商,并经过筛选、调研、招标,最后决定同浪潮通软公司合作,共同构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浪潮通软公司是国内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已经在很多行业为许多用户提供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浪潮通软公司经过在德棉集团调研,在对各子公司的生产和经营业务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形成了"德棉集团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书"以及"概要设计书",经过德棉方组织专家对方案设计书进行论证后,进入系统实施阶段。根据浪潮通软公司提供的系统设计方案,决定从棉纺行业的集团控制出发,以几个关键业务点切入,构建德棉管理信息系统:
采购管理:采购业务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原料的采购成本对产品的成本影响较大;原料采购也是企业最重要的支出项目,因此,企业对采购环节的管理要求较高。根据企业的需求,德棉管理信息系统的采购管理子系统突出了大宗物资的集团统一采购控制、采购环节的比质比价管理,能够完成采购计划的自动生成与采购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控制,处理材料采购过程中的采购业务和采购核算,同时包括对往来单位和应付帐款的管理。实现比价采购,采购入库的环节价格和质量的监管。达到了同库存系统、生产系统、帐务系统的无缝连接。在满足生产和经营需要的前提下降低主要原料的采购成本,适量控制应付帐款的比例;也减轻了原料需求计划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原料采购计划的编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销售管理:销售业务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取得收入,赢得利润,而销售正是企业经营目的的最直接体现。棉纺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种类较少(棉花、涤纶),但是产品品种较多,特别是小批量、多品种的客户化产品近千种,销售业务多种多样,产品的定价策略也随产品种类和具体的客户、业务人员、销售订货量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针对德棉集团的实际需求,浪潮通用软件公司开发出了有针对性的销售子系统,销售部门和生产、库存、财务部门的信息及时沟通。通过该系统,销售业务实现了部门销售计划的管理,也实现了对产品、业务员的计划管理,可以适时对销售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控制,并据此作为考核各部门和业务员业绩的基础;该系统同生产、库存部分的一体化设计,使真正的客户化销售成为可能,销售管理实现了从签订销售合同到组织生产,以至产品入库依据订单发货等整个销售过程的精确管理,对发货单、销售发票、回款单的处理,理顺了日常业务之间的关系;销售数据在信息源头一次性录入,其他数据和相应单据如销售发货单、发票、回款单等即可自动生成。对销售业务核算到产品、具体的销售人员,对销售发货和销售客户的回款管理到每一笔业务,为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相互对帐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和极大的方便。能够根据产品库存量和具体客户的资新限额判断是否准予发货、以什么价格发货等;同帐务系统的连接又满足了原始单据自动形成记帐凭证的要求,实现了业务数据到财务数据的转换,也减轻了繁琐的手工处理;另外,销售管理人员依靠国强软件提供的丰富的帐表查询功能可进行各原始单据的详细数据查询,订单、计划的执行情况统计,客户欠款、销售收入成本的帐页输出,产品批次跟踪情况等数据的管理。还可分别按照客户、客户类型、销售部门、业务员、产品、产品类型、地区等要素的输出报表。
库存的管理与核算:库存物料的管理与核算,德棉集团由于规模大,企业在省内分散,各单位的库存信息很难被集团准确掌握,信息的不流畅容易造成重复原料采购,库存积压浪费严重,核算工作量大,仅靠人工完成非常困难,德棉集团对存货的管理现状基本上代表了国内棉纺行业物流管理的特点,德棉管理信息系统中就针对这一特点包含了能够满足棉纺行业对物流管理与核算的需要库存管理和存货核算模块,系统的设计就以生产和销售对物料的需求为主线,物料库存量是随销售计划(订单)和生产计划对原料和产品的波动而动态变化的,物料的实际库存量和采购都在计划控制中,利用超出/短缺库存分析,适时调节库存量,这样就既保证生产、销售需要的安全量,又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加快物料流动速度,减少积压和浪费,进而降低库存量,达到了降低库存成本以至生产成本的目的,另外实现了物料分仓库管理,具体考核到每一个货位,还实现了对原料和产品实行批次/单件管理、跟踪,管理者可随时了解每一批原料或产品的来源和流向。
帐务部分:浪潮通用软件公司深入分析棉纺行业集团财务的管理要求,对德棉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既能够满足棉纺企业对财务核算的要求,又能够实现集团财务的统一、全面管理,实现报表合并等;德棉管理信息系统的帐务处理模块所体现的已不仅限于传统的帐务核算,而是一个"大财务"的概念,立足于集团整体的资金流管理,配合集团的六个 "统一",并作为集团进行统一管理的最有力工具和手段。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使帐务系统和其他业务管理部分实现了无缝连接,业务数据如发票和入库单等经过财务人员确认可直接转为财务上所需要的帐务数据(财务凭证等),不但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提高了效率,减少了错误率,另外同销售和成本系统的集成可以核算每种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收入、费用和准确的利润,对销售人员可核算销售费用和回款额、收入等。集团内部子公司多是同行业的企业,涉及棉纱加工、纺织、印染、服装制作等类型,集团内各单位间内部和关联交易较多,报表的合并工作量大、内容繁琐,软件提供的合并报表功能也能使财务人员从此类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
生产管理:针对棉纺行业设计开发的生产管理子系统是德棉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简单讲,生产管理子系统就是为了解决"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生产多少;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需要多少"这一困扰棉纺行业生产乃至经营的问题,系统的设计体现"一个计划"的原则,并将MRPⅡ理论结合JIT思想。按照主生产计划的需求,结合产品结构,计算出物料的需求量,保证物料在需要的时候才供给,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及时性。实现生产流程的管理控制,完成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车间和设备的管理,监控生产进行情况,进行质量跟踪,自动上报有关统计信息。通过系统针对销售订单进行组织生产,并完成对该订单生产和入库及发货的全程跟踪控制,特别适合目前国内棉纺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德棉集团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C/S和B/S体系结构相结合的应用系统,采用UNIX系统网络平台,SYBASE大型数据库。以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支持多种系统应用拓扑结构。该系统以先进的业务流程为基础,采用用面向对象的技术进行分析设计,采用组件技术构建软件,整个系统一体化的设计,系统中各功能模块之间实现了无缝连接。系统按照CMM来规范组织生产,并严格遵循ISO国际认证系统标准,充分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实用先进。软件采用的模块化设计与组件技术生产也充分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集成性。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德棉集团化的管理带来了新的生机。首先使集团在原有六个"统一"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集团管理层可随时动态掌握集团内各单位市场销售、生产和财务等方面的运行状况,根据收集到的准确信息,合理调配集团内资源,做出更科学的投资和经营决策,不断改进管理水平,提高集团整体的应变能力和在国内外的竞争地位。集团管理人员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实质性的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在各单位内部,通过信息化的工具实现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统一,做到了信息、数据共性,能够不断跟踪、控制和反映瞬息万变的实际情况,使企业可以随时依据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迅速做出相应,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着的需求。同时也控制住采购成本,加快了物料流动性,降低了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在内的库存成本。减少了应收款,提高了企业效益。
山东德棉集团是国内棉纺行业中较早全面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集团企业,信息化的技术为传统行业提供了先进的工具,也为集团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控制手段,把这支"联合舰队"整合为了一艘更具战斗力的"航空母舰",使集团提高了迅速应变能力,能够灵活面对市场,为德棉集团"管理创新、高速发展"创造了机会!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