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中国将制订电子产品码标准
字号:T|T 2004年05月09日07:23     大公报
  •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主任李建辉,日前在香港出席「连系虚拟供应链研讨会」时强调,该中心今年将积极开展电子产品码(EPC)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国家标准「EPC系统术语标准」和「EPC代码结构标准」,主要目标是进一?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主任李建辉,日前在香港出席「连系虚拟供应链研讨会」时强调,该中心今年将积极开展电子产品码(EPC)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国家标准「EPC系统术语标准」和「EPC代码结构标准」,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化物流业与全球接轨。 她说,EPC的概念是由全球统一标识系统(EAN1UCC)发展而成,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进程加快,为了满足对单个产品的标识和高效识别,欧美地区首先提出了EPC概念。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主导,实现了EAN1UCC中的GTIN编码体系与EPC概念的完善结合,将EPC纳入EAN1UCC系统。 李建辉透露,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忠敏在三月底指示,开展EPC工作要统筹规划、合理分工、扎实推进及分步实施。现时,EPC全球产品电子代码中心(EPCglobal)已授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为中国境内的唯一代表,负责在中国范围内EPC的注册、管理及业务推广。 她说,今年的重点工作有五大方面,包括加强软、硬件技术研究、加强标准化工作、加强协调工作、加强推广应用和加强教育培训。在硬件方面,中心积极研制低成本EPC芯片、天线、封装和读写设备的技术;而软件方面则要加强信息安全与保密技术、开发网络数据交换基础软件及对象名称解析服务系统。 谈及如何加强标准化工作时,她强调今年将开展EPC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国家标准「EPC系统术语标准」和「EPC代码结构标准」。她说,要推动EPC全球标准在中国的应用,而不是将中国孤立于EPC全球性、开放性的大系统外。她表示,中心计划加强与香港、台湾等地标准化的合作,成立大中华EPC联盟。 李建辉称,正与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积极协调,介绍国际EPC应用的频率规划情况;在推广方面会加强实验室研究,建立应用试点,并出版EPC商业应用案例;另外,中心会建立EPC培训机制,举办论坛、演讲和宣传等活动。 她在总结时称,EPC系统必须兼容现有GTIN等编码体系,不会替代现有的条形码。「时代选择了EAN1UCC系统,也选择了EPC系统,在EAN1UCC系统三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管理和技术体系,而EPC已纳入该体系中。」她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