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内容

电子商务冲击传统票务
字号:T|T 2004年04月08日07:35     南方日报
  • 笔者在深圳民航市场采访中发现,曾经在深圳红火一时的“夜市售票”,如今呈现悄然“淡出江湖”的趋势,其个中缘由颇耐人寻味。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种延长售票时间的“夜市售票”正遭受着来自电子客票的挑战。 夜
笔者在深圳民航市场采访中发现,曾经在深圳红火一时的“夜市售票”,如今呈现悄然“淡出江湖”的趋势,其个中缘由颇耐人寻味。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种延长售票时间的“夜市售票”正遭受着来自电子客票的挑战。 夜市售票遭遇严峻挑战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航空市场由“卖方”逐步转为“买方”,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航空企业在经历了免费送票上门、“电话订票、机场取票”等多种市场销售形式的探索之后,为更方便旅客购票,竞相将售票时间延长,纷纷开设了夜间售票处,为旅客提供24小时售票服务。 此项服务一度在深圳引起较好反响。然而,自2000年3月28日,南航推出国内首张电子客票以后,环节简单、方便的电子客票便受到网上一族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南航、国航、深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电子客票业务的完善和普及,售票的概念正从实体售票向虚拟售票方向渐进,网上购票人数迅速上升,而传统的白天或夜晚上门购票人数逐年减少。 据南航深圳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夜市售票与传统售票相比,虽然在服务手段和服务时间上有了进步,但仍然是一种粗放型航空网点扩张的替代形式,而电子客票则真正拓展了航空服务的时空。该公司订票中心机票销售就呈现出电子客票量升、上门购票降的“一升一降”现象,说明售票处的功能在逐步削弱,特别是夜间售票作用减弱。 成本效益逼着航空公司算细账 中国加入世贸后,面对来自国外航空企业冲击的国内航空业在经营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营销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航空企业逐步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化经营转变,开始认真考虑营销的成本与收益。 据测算,一个中等规模的售票处延长3个小时营业时间,人员的工资补贴、水电费、机具设备损耗等多项开支数目不菲,而夜市的售票量又仅为全天3%左右,于是经营成本在各航空公司决策时成了一个重要砝码。 分析比较之后,众多航空企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准”了低成本的电子客票。据南航深圳公司营运部负责人介绍,电子客票在功能上无异于纸票,同样可以执行出票、作废、退票、改签等操作,但由于电子客票采用的是电子化结算流程,它的营销成本仅为传统客票成本的10%左右。 仅南航深圳公司从2001年至今已有20多万名旅客使用了电子客票,按照1张票证6元计算,节省票证费用约120余万元。 电子客票的实施不仅能减少航空业在销售环节的投入,大大节约柜台销售所支出的人力和物力,还可以节省大笔管理成本和建立销售网点的投资,更重要的是电子客票系统还将解决一直困扰他们的结算和票款回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