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稳定的市场带来不可避免的阵痛 物流是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涉及到采购、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而中国的物流企业由于长期采用传统的运作模式从事经营,更是各具特色。其体制的限制、业态的多样化带来了需求的迥异
不稳定的市场带来不可避免的阵痛
物流是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涉及到采购、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而中国的物流企业由于长期采用传统的运作模式从事经营,更是各具特色。其体制的限制、业态的多样化带来了需求的迥异,更导致了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的复杂。
目前的物流信息化应该说是“叫好不叫座”,炒得火热,用得却差强人意。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市场的需求不规范。在物流概念的炒作下,‘大而全’一步到位的全套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流行,但对信息化阶段实施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过程的可控制性等工程问题在需求方面缺少准确客观把握。另一方面,IT企业之间的竞争很不规范,信息化项目中常常是关系运作大过需求运作,众多IT企业在电子商务网站淘金梦灭之后蜂拥而至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造成一个初级阶段的规模化市场过度分割。软件企业缺少规范化的生存土壤,从而制约了软件企业在市场运作中专注行业软件发展,树立企业品牌效应的战略实施。中国的物流软件市场和中国的物流市场一样,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成熟的市场需求就难以形成市场规模,也就无法培育出具有强势的软件企业。如今的物流软件业犹如身处战国时期,缺少具备强大实力和规模的龙头企业,少数厂商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效益却也未必能尽如人意,IT企业的处境不可谓不尴尬。
尽管有很多种不利因素制约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但企业业务和管理需求本身终将驱动并决定企业信息化。物流企业在规模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过程中,必然要面临各种各样的业务管理瓶颈和业务发展难题。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突破企业发展和管理瓶颈,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
在针对企业的信息建设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软件提供商应该注意到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有目的的。信息系统的设计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一些国外的信息系统设计思想是基于国外的物流企业业务强度高,人工成本高,管理比较到位这三个条件。一些现代的管理理念在系统中比较容易体现并得到执行。然而,在国内,由于我们的人工成本低、业务强度低、管理不够完善、利益中分散等,所以总体而言,中国的广大物流企业可能更需要的是一些“短、平、快”的产品,解决局部环节的简单作业。国内的企业多数信息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尽管一些企业已经进行了程度不同的信息化建设,但由于系统建设往往受全套解决方案的指导思想的制约,最终的信息系统较为封闭,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样的信息系统对于将信息共享视为关键的物流业来说,互联互通困难,造成信息流不畅。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物流软件的市场前景是非常美好的。中国的物流软件市场是呈一种跳跃式发展的模式。正是由于市场不是沿着一种稳定的方式在前行,才会表现为没有经过培育过程就开始大规模地跟进。在这样的市场状态中,出现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相信经过2到3年或是更长一段时间的洗礼,这个市场将会逐步走向成熟。不久的将来,不够专业、不够专注的企业将会逐渐退出,而剩下的企业将会和市场一起形成良性的互动。眼下,是最艰难的时刻,但也是有志参与物流信息化的企业进入这个市场最好的机会。
总而言之,实现物流信息化,需要政府、物流企业、IT厂商等各个相关方面的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相信,阵痛终究会过去,苦尽一定会甘来。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