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内容

金钱能“烧”红电子商务吗
字号:T|T 2003年11月04日08:57     
  • “做一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电子商务。做一个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导者。做一个中国的亚马逊。”这是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卓越网副总裁陈年近日放出的豪言。 据熟悉内情的人说,一贯比较慎重低调的陈年说这番话
“做一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电子商务。做一个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导者。做一个中国的亚马逊。”这是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卓越网副总裁陈年近日放出的豪言。 据熟悉内情的人说,一贯比较慎重低调的陈年说这番话,是因为卓越网这几天连续而来的利好消息:10月16日,来自美国老虎基金旗下的老虎科技基金斥资5200万元注入卓越网,从而与金山、联想一起成为卓越网的三大股东。在融资成功的情况下,卓越网当即拿出500万元进行促销,把京沪穗三地送货上门的配送费一律降为1元。10月20日,在新一轮促销措施的刺激下,卓越网的日销量迅速提升到了12000单,“再创中国电子商务的销售奇迹,再次说明国内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空间。”陈年说。 很显然,对于卓越网来说,5200万元的融资对于自身的成长绝对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笔资金对于卓越网来说到底性质如何其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一说是因为目前卓越网业务发展迅速,急需要后续资金来扩大业务;另一说是卓越网“没钱花了”,这5200万元是“雪中送炭”。 但无论如何,“缺钱”确是卓越网的一大难堪。 “先别说5200万元的量对卓越网来说够不够,就是具备再充足的资金,像卓越网这样的国内电子商务网站要真正做到亚马逊的规模和影响力,还需要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 金山公司总裁兼CEO、卓越网董事长雷军很赞成这样的说法,他认为,影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门槛与4年前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依旧是以下三点:一是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大多数人还是不习惯上网买东西,他们更喜欢眼见为实;二是配送环节问题多多,中国的地域太大,物流的水平相差太远,要么缺少成熟而网络密集的第三方机构,要么建立自己的配送体系很困难;三是支付体系还有待完善,中国消费者的信用卡使用习惯远未建立,而这不是电子商务公司能够解决的。大家也许都还记得,不久前在北京开展的“100小时无线网络生活挑战”中,挑战者有足够的电子货币却买不到需要的饭菜,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当然,最主要的因素还在于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与当初人们预料的增幅相比,中国网上购物者的增长速度相去甚远。“虽然国内有近7000万网民,但是真正经常上网购物的却不多,在各个B2C电子商务网站,情况基本类似。”卓越网总裁林水星说。据介绍,虽然卓越网用户已经达到365万,但真正经常在网上购物的却只有这一数字的1/3,仅为100万人。 “要使电子商务客户群增多,除了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外,更需要各个电子商务厂商共同去努力推动,尤其需要领导厂商的推动,而这正是对卓越网的一大考验。”有专家告诉记者。 卓越网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林水星表示,所融到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加强卓越网品牌推广、加强市场营销和区域拓展以及加强升级电子商务的IT基本设施建设等方面。而雷军也告诉记者,卓越网今后除继续保持和发扬自身的业务特色外,还将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开创一种网络文化新生活,努力营造虚拟空间里良好的购物环境,培养消费者在虚拟空间的购物习惯,做新客户的开发,争取3年内让电子商务的经常使用者达到500万人。 林水星说:“目前卓越网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音像制品零售商与前五大图书销售商,2003年1-9月的收入已达1.05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营业额。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卓越网已实现了持续盈利。现在,这股增长的强劲势头依然不减。我们保守地估计,与2002全年相比,卓越网的业务量今年将会有70%左右的增长。” 但卓越网的那些增长有多少是从对手那里“抢”来的?又有多少是新增客户带来的呢?消费者网上消费习惯什么时候才能迅速形成?新客户什么时候才能形成爆发式增长?有钱花了的卓越网要成为“中国的亚马逊”,需要经受的考验仍然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