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货运通道﹕码头管理人才吃香/华升
字号:T|T 2003年10月30日09:33     大公报
  • 从来自新加坡消息获悉,前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操作部主管麦锡光,已于今年九月底离开和黄港口集团投资的一家物流信息网络公司的职位,其动向未明,但港航业界传出消息,新加坡港务集团已向他招手,而且在明年初加盟?
从来自新加坡消息获悉,前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操作部主管麦锡光,已于今年九月底离开和黄港口集团投资的一家物流信息网络公司的职位,其动向未明,但港航业界传出消息,新加坡港务集团已向他招手,而且在明年初加盟,替新加坡港务集团分管中国区投资码头业务。 连同他在内,香港有经验的港口码头管理高级人才,已有四人被新加坡挖角。无独有偶,四人过去都在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担任过高级行政事务,对码头操作、管理、商务均是行内专家,可见香港码头营运集团培养的高级人才,「吃香」程度。但另一方面,令人感到伤感的是,香港港口码头发展停滞不前,连带懂得管理的人才都逐渐在流失,这从一个方面反映港口经济与政策上的一种缺失。 香港的港口码头是以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码头经营高层次的标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高峰发展期,占主导地位的三家码头公司培养了不少有经验的管理人才,随着码头营运集团在内地、世界各地投资发展码头,这批人才被分派到世界各地集装箱码头,负责统管营运,可以说,香港的就业劳动队伍中,这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精英,成为香港另一类人才输出,为香港争取到不少名誉。 本周初,港沪两地官员在港商讨如何加强经贸合作时,沪市市长韩正亦谈到上海非常缺乏懂管理的港口码头人才,并欢迎香港这方面人才到上海发展,并且相信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事实上,香港的港口码头管理人才亦十分紧缺,几乎有一定经验者都被调派到世界各地去独当一面。 可以预见,未来十年,随着内地大力发展集装箱码头,一个管理码头人才荒会出现,好似新加坡港务集团这种以高薪挖角,借用竞争对手的人才,肯定会在亚洲地区再发生。未雨绸缪的做法,还是想办法开班进行人才培训,以补人才荒。